国际考古权威:以良渚来标志中华5000年文明

  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社会,就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文明阶段

  全世界顶级考古学家这两天齐聚杭州考察良渚遗址

  前两天,12月8日至11日,上海举办了一场考古界的“奥斯卡”盛会——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

  全世界的考古学家,坐在一起,以“水与古代文明”为主题,好好聊了聊水资源、水管理和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

  隔壁的上海办“奥斯卡”,浙江考古界的人也兴奋得不行。因为,在这一次的世界考古论坛上,杭州,很抢眼!

  良渚古城,得到了重点推介!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作为“水与古代文明”的典型案例,在论坛上受到专家们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科林·伦福儒先生,在上海博物馆做《两个图符的故事:史前社会复杂化的不同途径》学术报告时,给良渚古城一个大大的点赞!

  他把良渚文化、希腊基克拉迪文化,做了比较研究——很多人知道希腊卫城,但最近15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克拉迪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是欧洲最早的文明——科林教授认为,良渚遗址的发现,对历史有突出贡献:确定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社会,就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文明阶段,以考古学科学的证据,将中国的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浙江省考古所研究员王宁远说,他当时就坐在台下,听到这句话,忍不住“啊”了一声,“这是考古界的国际权威,在这样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上,第一次,这么明确地以良渚来标志中华5000年文明!”

  这一次,考古界对良渚遗址的肯定,还不只是这一句话。

  昨天,在上海的论坛结束后,专家们专程从上海赶到杭州,参加“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这一趟,就是想好好看看良渚遗址。

  高坝和低坝挡山谷来水

  5000年前的良渚人

  是世界顶尖水利专家

  近30位考古专家,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墨西哥、以色列等国及国内的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

  到了良渚,第一站,专家们说,一定要先去看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

  为什么?

  它是迄今已知的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距今约5100-4850年,将中国大型水利遗迹的年代几乎提前了一倍。

  水利系统,在良渚古城北面,有秋坞、石坞、蜜蜂弄等10条堤坝,和长约5千米的塘山长堤,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高低两级水库的庞大水利系统。

  昨天专家们一起去看的,是老虎岭这一段。

  如果不说,眼前一片山坡早已看不出一丝堤坝的模样。王宁远先带着大家看了两头的小山头,又指了指连接两个山头的土丘,说,这就是堤坝。

  而站在土丘下的我们,王宁远说,已经站在了当年的水库中央,但脚还没站到水库底,底已经“藏”在了地面下方,还有6-7米深。

  在考古挖掘时,省考古所在这里挖了个探沟。昨天,考古专家们一眼看到,都蛮兴奋,拽着省考古所的人问了很多问题——

  当年的良渚人,是怎么把水坝建起来的?建了多久?

  良渚人在建城的时候,为什么要同步造一个如此复杂庞大的水坝?

  浙江省考古所所长刘斌、研究员王宁远等一样样解答。

  当年的良渚人,已具备全流域的水环境规划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统建得很聪明。他们发明了“草裹泥工艺”,先用淤泥堆筑,外裹黄土。这些土并非散土,而是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形,码成坝体。有些像现在抗洪抢险用的麻袋装土,抗拉力强,不易崩塌。

  怕国外专家没见过草裹泥,现场还特意准备了用来做草裹泥的芦荻、茅草,现场做了几个草裹泥。专家们都围着拍照,有个专家说,中国人很厉害,历史上就很会就地取材。

  水坝现在建都没那么容易,更别提几千年前了。那时候,没有工具更没有模型,连运输都不方便,按照推测,应该是工程现场分组劳动,一组人制作草裹泥,一组人负责传递,另一组人堆筑坝体。

  这么劳师动众,还是要建,良渚人也是有考虑的。

  简单来说,堤坝有长有短,有高有低,而且建造工艺不同。

  要说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抗洪。良渚人住的地方处在太湖平原,海拔只有2米多高,天目山又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每年季风季节很容易形成山洪,洪水一来,房子就容易淹掉。所以良渚人为了保护家园,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先建水坝,堵住洪水。除了抗洪,不下雨的日子,水坝也派得上用场。

  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用来运输,方便日常出行。良渚时期,还没有轮式的交通工具,他们日常出门基本就是靠走,或者划船走水路。筑坝可以蓄水,而这个库容,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网络。

  就是因为有了发达水利系统,作为稻作农业的起源地,良渚文明在进入犁耕农业的同时,才使得农业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手工业等诸多领域的进步。

  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确认,也证实了良渚古城有完整的都城结构——

  占地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城市系统,最外围是水利系统,接着先是一圈外郭城,包围着631万平方米的面积,再是一圈城墙,内部面积300万平方米,城墙的中心才是30万平方米的宫殿区,这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三重结构的起源。

  如何保护良渚古城

  这是专家们最关心的问题

  站在老虎岭水坝遗址上,考古界“超级大咖”,英国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考古研究所教授罗森夫人(Jessica Rawson)说,她已经到良渚四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惊喜。她和身边的很多人都讲过,有时间应该去中国,去良渚看看。

  在依次看了水坝遗址、莫角山遗址后,专家们都提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么伟大的良渚古城,要怎样保护,才更好?

  早在几千年前,良渚古城就有了这么发达的水管理系统,它还有哪些世人应该了解的价值?

  带着这些问题,考古专家们今天还将进行一场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对话与交流,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学术观点的交融,将为进一步完善良渚遗址,特别是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的价值阐释和保护展示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新借鉴。

  这对良渚来说,将是在世界考古学界把“良渚声音”进一步放大,而对力争申遗成功的良渚,这无疑也是强大的助力。

  作者:记者 刘云 通讯员 李力行 魏艳苹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