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长城保护项目助力甘肃打造“长城博物馆”

  记者13日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甘肃省已完成22个长城保护项目,为我国长城加固和研究积累了有益经验。

  甘肃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的西起首,现有不同朝代遗存的长城3654千米,占全国总长度的近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二。其中,甘肃省内的明长城长度居全国之首。同时,甘肃省内95%以上的长城是用土夯筑而成,极易遭受风吹雨侵,保护难度大。

  为此,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先后启动22项长城保护工程。从2003年至今,甘肃省加固修缮长达100多公里的长城墙体、6处关堡和124处烽火台(烽燧),修筑防洪堤坝、泄洪渠5.5公里。

  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仇健说,一些自然破坏严重、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长城得到“抢救”,一些有代表性的长城经过修缮后成为旅游目的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