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考古专家: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胡哲斐 摄

 

  中新网杭州12月13日电(胡哲斐)13日,“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良渚举行。研讨会上,多位国际考古大咖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价值。

 

  “良渚古城外围存在着由许多条坝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十分清晰如何规划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劳动力,这为人类了解早期国家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很大帮助。”英国牛津大学教授Jessica Rawson说。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LisaJ.Lucero甚至认为,良渚遗址的发现重新书写了中国甚至世界史前史,它提供了早期人类聚集方式和国家形态的研究证明。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教授MirianT.Stark表示,在其目前有关东南亚的研究中,还未发现可以与良渚进行比较的模型,“我正在努力了解良渚时期的家庭结构、村落结构和等级特点。除了大米等物品外,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还能发现更多早期良渚人的生存策略。”

 

  “目前主流的国际学术界已经因良渚的发现,接受了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观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说。

 

  记者了解到,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近日在第三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的公众演讲中就指出,良渚遗址处在和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同的时间点上。在首届世界考古论坛上,他也曾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据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介绍,中国统编中学《历史》教科书已经将良渚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源头,以整整一页的篇幅进行表述,世界权威《考古学》也将同步改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