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十景“双峰插云”是什么?杭州考古学家为你复原

  南高峰、北高峰,是古时候西湖群山中喧盛一时的佛教名山,山顶都建有佛寺、佛塔。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时隐时显,自西湖舟中远观,景观独标一格。南宋时,两峰插云成名并跻身西湖十景。

  “双峰插云”美的重点,并不在于两座山,而是两座山的山顶上,都有一座尖尖的塔。

  2011年西湖申遗时,官方《西湖申遗文本》中,对双峰插云是这样描述的——南高峰、北高峰相距5公里,峰顶南宋时各有古塔一座,每逢云雾低横之日,自西湖西望,群峰隐晦而塔尖分明,因此得“两峰插云”景名。清代,峰顶古塔皆毁废,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南巡杭州,御题景名,改“两峰”为“双峰”,并在洪春桥旁建观景亭和御碑亭,标示为该景观的观景点。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记录下它们的美:“南北高峰巧避人,旋生云雾半腰横。纵然遮得青苍面,玉塔双尖分外明。”

  “玉塔双尖”,说的就是我们早已看不到的两座塔。

  今年6月,杭州考古界有个重磅消息——南高峰塔“露面”了。半年之后的12月12日,记者又在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杭州2017-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盘点”现场得到一个重磅消息——南高峰塔“复原”了。

  南高峰塔是一座怎么样的塔?长什么样?作为佛塔的南高峰塔有没有神秘的地宫?

  现场,来自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杨曦带我们揭开南高峰塔的神秘面纱。

  南高峰塔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年至944年),为梵僧筑塔。在北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和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经历3次重修。元末,毁七级为五级,明万历壬子年(1612年)遭雷击,旧址及铁顶现存。明末清初,存三级,民国初,塔高二丈,只存一级。塔院(荣国寺)建于天福年间(936年至944年),南宋理宗宝祐五年重修,民国初年,寺院倾颓殆尽,仅破屋数间。

  2017年1至9月,为配合杭州市南高峰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高峰塔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350平方米,发现五代至宋以及明清建筑遗迹,出土少量瓦当、滴水、塔砖等建筑构件。

  南高峰塔遗址五代至宋遗迹主要由五代始建时的塔基,宋代重修的道路、塔院建筑基址等组成。塔基利用自然山岩,经平整、填筑而成,现平面形状为不规则六角形。塔身平面呈等边六角形,残存底层之东边南段、东南、西南、西四面的边砌石,底边每边长约5.06米。南高峰塔遗址明清遗迹主要由房屋基址和院墙组成。出土遗物包括建筑构件、塑像、生活用具三类,共计90件。

  塔院建筑遗迹位于南高峰塔西约11.80米处,由房屋基址、排水沟、夯土地面、院墙等组成。房屋基址仅存长方形夯土台基,南北长10.70米,东西宽9.92米,台壁多以长方形石块包砌,局部则用香糕砖包边。排水沟3条,以砖砌筑而成。院墙残存两段,皆以石块砌筑而成。

  道路遗迹为连接南高峰塔与塔院之间的通道,呈东西向,东西长11米、南北宽4.95米。路基由黏土夹大量碎石、砖块等夯筑而成,两侧用香糕砖包边。

  本次发掘也明确了南高峰塔的位置与形制,以及塔院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基本廓清了宋代南高峰塔寺的整体空间格局,成为研究宋代小型宗教建筑的又一实例。

  经过半年的研究,专家们都发现什么了呢?

  杨曦表示,首先,从年代而言,南高峰塔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建筑遗迹为五代至宋,即南高峰塔及塔院。《咸淳临安志》等文献关于塔及塔院始建于五代,历经宋代重修的记载,在此次考古发掘中得到印证。晚期建筑遗迹为明清时期。

  其次,选址。南高峰峰顶平台南部高于北部,呈台阶状。依托这种地形,早期建筑遗迹分布于峰顶平台的南部,且塔坐落于南部偏东的最宽处。如此,塔的大小恰与峰顶平台地形相匹配。明清时期添建的建筑则分布于平台较低的北部。

  至于布局,南高峰塔及塔院沿东西纵向轴线,以前塔后殿形式布局,反映了五代吴越国时期沿纵向轴线前塔后殿的布局特点。

  有没有地宫呢?答案是否定的。杨曦表示,根据揭露的塔基情况,南高峰塔并未营建地宫,这一现象也说明五代吴越国时期地宫尚未成为佛塔兴建中的规制。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复原了,南高峰塔究竟长啥样呢?

  依据考古遗迹、文献记载和浙江现存的古塔、民国老照片等,杭州考古所联合浙江省古建筑研究院对南高峰进行了概貌性复原。

  在复原的设想中,南高峰塔为六面七层,底边长约5米,高度约36米(含塔刹),可登临的楼阁式塔。南高峰塔有副阶,每层有木构件外檐,无上人平座层。塔东西两边设券门,每层开窗两面,其余四面设佛龛,层层相互错位,六层共二十四龛。龛内设佛和菩萨像。塔顶为铁制相轮层叠状塔刹。

  两套复原图也在现场进行了展示。两套图的区别在于有无平座层。什么是平座层呢?杨曦表示,就是每层上可以用来眺望的平台,“雷峰塔就是有平座层的”。

  【链接】其他几项主要考古项目介绍

  本次年会上还对杭州萧山陈家埠古墓群、杭州市临安区政府五代古建筑遗址、杭州劝业里古遗址考古发掘等年度主要考古项目进行介绍和总结。

  据悉,截至11月中旬,考古所已完成考古项目47项。其中考古调查1项,勘探38项,发掘8项。调查面积8平方公里,勘探面积近110万平方米,发掘总面积11650平方米。紧急处理突发事件4起。发掘墓葬88座,出土文物标本3050件(套)。

  杭州萧山陈家埠古墓群

  陈家埠古墓群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闻堰街道湘湖旅游度假区老虎洞村陈家埠浙江海洋学院周边山坡。2016年10月25日至2017年6月5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博物馆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约1150平方米。此次发掘共清理春秋至明代的墓葬21座,其中春秋时期石室土墩墓1座;汉代墓6座,其中竖穴土坑墓2座,砖椁墓1座,砖室墓3座;六朝墓葬4座,均为砖室墓,其中凸字形墓2座,长方形墓2座;唐代墓1座,为纪年砖室墓;宋代墓1座,为双室砖室墓;明代墓8座,其中3座石室墓为曹氏家族墓,墓前有茔园,规模宏大。共出土文物115件(组),包括原始瓷器、玉器、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和青花瓷器等,另有7合墓志铭。

  明代曹氏家族墓整体由地表茔园、神道和墓室组成。地表茔园自后向前分别是围墙和一级台地上的环道、封土堆、墓穴、第二级台地、第三级台地、第四级台地、第五级台地。曹氏家族墓为大型明代家族合葬墓,墓葬规模宏大造型考究,出土七合圹志,志文信息量大,墓上茔园和墓前神道保存较完整,为研究明代的丧葬习俗和地方史提供了新资料。

  杭州市临安区政府五代古建筑遗址

  2017年4至10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临安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在配合临安区政府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建设的考古发掘中,于一号探方(T1)内发现五代古建筑遗址,并揭露宋、元等不同时期建筑遗迹多处,出土大量瓷片及铜钱、文字砖、瓦当等遗物,部分砖上发现 “官”、“官用”、“大”、“东”、“上”等文字,具有重要价值。

  揭露的五代吴越国时期遗迹主要为一大型建筑台基。台基座西朝东,揭露长11.50米,宽12.25米,未完全揭露。台基上柱础(坑)东西向间距为10.48米,南北为5.63米,表面用素面方砖平铺。台基东侧包边宽0.39、高0.34米,上面用压栏石平铺,下面为3层2列并行的青砖错缝平砌。西侧包边宽0.36米,用2列并行的长方砖平砌。台基的西侧边缘处为一砖砌排水沟,东侧为砖砌散水、石排水沟和庭院砖墁地等。在大型建筑台基及排水沟的西侧是第二级黄土台基,台基表面尚残存一些砖砌墙基,未完全揭露。

  此次发掘区域恰位于钱镠墓西,且邻近衣锦街,地理位置重要。发掘揭示的五代建筑遗迹应属吴越国在临安境内的一处重要高规格建置,由于发掘面积有限目前尚难以进一步明确其性质。

  杭州劝业里古遗址考古发掘

  地块东临东坡路,西为蕲王路,北临长生路,南临学士路。我所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对该地块进行考古试掘,共布探方(沟)5条,发掘面积1500平米。发现多处房址、路面等遗迹以及古墓葬2座。

  发现南宋时期饮水管。东西向,发掘长度10米,截面方形,用3.4厘米厚的四块木板以铁钉和粘结剂拼砌而成,外径19厘米。每段水管长5.3米,连接处为子母口,设有用以清淤的两块活动木板。水管埋于砖铺路面下,先挖坑槽,底部铺小砾石,再用细腻泥土加以密封,制作考究。

  自唐代刺史李泌 “导西湖,作六井”至南宋末期,饮水设施经历以“竹”、“瓦筒”、“木”和“石筒”为管几个阶段。“以木为管”出现于南宋晚期,据内部填满的细腻黑泥分析,应因淤塞而废弃,该发现为研究古代杭州城市饮水系统提供了重要材料。两座墓葬距西湖约200米,为杭州临安城范围内首次发现墓葬遗迹,对研究杭州尤其是隋唐时期的城墙位置和城市范围提供了重要的坐标性材料。(记者 俞吉吉 通讯员 孙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