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中国玉文化的结晶
2017-12-13 10:38:18 来源:玉满斋 已浏览次
我们的祖先喜欢用玉来形容人的人格和品质,他们将玉人格化,称其具有仁、义、智、勇、洁等五德,认为君子比德于玉。同样属于饰物,金银有价,为什么玉可以有无价的身价,同时又具有各色的精神气质?且不论坊间传说最深最广的黄金有价玉无价的定论,连《管子》这些老书也把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作为定论来加以记载。就连古代皇帝们的权力象征玺也大多与玉有分不开的关系。传说中用15座城交换的和氏璧,据说就是中国用玉玺的始祖。君王们所看重的,也许就是玉的德行与灵性。而这些,恰是冰硬的金银所不具备的。
除此之外,古人们还在听觉上对玉寄托了很大的爱意,他们将玉佩挂在腰间步行,激荡出的声音据说可以清心。之后,人们还发明了玉笛、玉箫、玉二胡,让它们从被动发声变为主动发音。以此来让玉之人格与美德浸润于君子之乐中。
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翡翠、和田玉、岫玉、独山玉、白玉等等,但是总的说仅分为硬玉和软玉。翡翠是硬玉,其他的玉都为软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翡翠比软玉硬度和韧性更高,结构更细腻,光泽更强,更经久耐用。所以翡翠流传至现在已经成为了玉石之王,谈玉皆为翡翠。在以前,翡翠在皇室贵族和上层豪富中盛行,并不是一般黎民百姓认识及能拥有的奢侈品。乾隆年间,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人们对翡翠的喜爱尤为疯狂,从缅甸源源不断输入中国的翡翠,非常优质的几乎都为帝皇后妃与贵族拥有。到慈禧太后时,因为东宫能佩带红宝石,而西宫只能佩带绿宝石,慈禧出于西宫,因而翡翠更是受到慈禧太后的钟爱,尤其是她的服饰,翡翠是不能缺少的装饰。佩带翡翠可以辟邪,可以装饰美丽,体现非凡的气质和尊贵的地位,精美高档的翡翠饰品还可以传家等等,这些优点数不胜数。
翡翠如今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但因为她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宝物,而且它还有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古人对其使用,大多与养身有关,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民间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大意是将玉与人的身体紧密接触,是可以气血相通的,如果一个人的体质好,则玉光洁滋润,柔和如脂,人也因此面红体润。反之,则二者皆晦暗无光。人们也因此大量制作玉枕、玉坠、玉锁、玉烟嘴,以此健体防病。在摩擦、搓滚过程中可以聚热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使人体产生谐振,促进各部位、各器官更协调更精确的运转,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接触人的皮肤可以保健肌肤。
另外收藏也是一条重要的投资渠道,优质的玉器可以价值连城。到了如今,价值颇高的翡翠已经不单被爱玉者们看好,我国政府也把极具价值的翡翠定为国宝,纳入国家储备之中,最具代表的莫过翡翠四大国宝,陈列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由北京玉器厂的近40名琢玉高手,利用四块大型翡翠原料,从1982年开始,花费了整整六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分别是:
翡翠景观《岱岳奇观》:高78厘米,宽83厘米,厚50厘米,重363.8公斤。这件作品以珍贵的翠绿充分表现泰山正面的景色,突出了十八盘、玉皇顶、云步桥等奇景,显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和深邃意境。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高71厘米、宽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薰的主身是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圆球体,集圆雕、深浅蓝浮雕、镂空雕于一体,综合体现了我国当代琢玉技艺无可比拟的高、精、尖水平。
翡翠花篮《群芳览胜》:篮高64厘米,其中满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香花,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花篮,这只篮上的两条各40厘米长,各含32个环的链子,足足花了两个高手整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翡翠插屏《四海腾欢》: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我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据专家估计这几件国宝每件价值均在亿元人民币以上。
由此可见翡翠在我国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具有了中华的灵魂。翡翠是极具价值的饰品,更是文化底蕴丰富的艺术品。中国人爱翡翠,可以说翡翠是中国玉文化的结晶,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沿袭了龙的子孙的品质。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