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沉默的文物“开口说话”

  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重量级国宝惊艳亮相;明星化身历史人物,以小剧场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故事;非遗传承人、国宝守护者畅谈文物的今生传奇;公众积极参与投票,一系列丰富有趣的互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近日央视播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古今交响、凝魂聚气,引起社会关注。

  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历史烟云,承载着生动的故事,经过岁月的淘洗格外厚重。博物馆是连通文物与公众的桥梁,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一些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是陈列呆板、讲解乏味、缺乏互动,文物也成了“尘封”“高冷”的存在。人们对那些国之瑰宝或可叫出名字,但对其历史渊源、命运流转说不出什么门道,更别说感受其中的文化意蕴、精神气魄。如何打开“博物馆奇妙夜”,让沉默的文物“开口说话”,《国家宝藏》借助电视综艺形式进行了创新尝试。

  让文物“活起来”。文物是“静”的,看到不等于知道,知道不等于懂得,而在一方舞台上,那些看不见的故事被“唤醒”:宋代《千里江山图》长卷的背后,隐藏着18岁画家王希孟的锦绣才华、“艺术皇帝”宋徽宗的惺惺相惜;清代“瓷母”映照着乾隆的鼎盛心态,却也被穿越而来的王羲之、黄公望吐槽其“迷之审美”;司马光父子孜孜寻访乍原石鼓,不惜以生命相抵求其真……小剧场演绎着基于大量史料而合理联想的故事,“高冷”的文物成了有温度、有性格、有生命的存在。综艺外壳、文化内核,以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古老深沉的历史,难怪年轻观众留言“没想到文物故事也能‘笑’果十足”。

  探寻国宝之“魂”。文物之美,不仅在于造型、功用,更在于其内在的精神魂魄。它就像一个生命体,只有与人精神相通,才能血脉相连、生生不息。如果传统只剩下一堆表面的符号,或成了高高在上的“供奉”,失去的就不仅是市场,更有让文化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一件件国宝的故事徐徐展开,观众深切感受到其精神内涵:司马光父子深研石鼓文字,发出“历史与文字就是国人信仰所系”之声;梁氏家族参与抗战文物南迁、与国宝生死相随,让人深信国之重器就是先人魂魄所依;非遗传承人陋室研磨,探索矿物颜料千年不败的秘诀,工匠精神令人动容。好的文化产品,总能发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现有深度的思考,才能连接时代、沟通情感,将“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赋予传统以蓬勃的生命力。

  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空洞的口号,将优秀文化实实在在地展现出来,自信才有强大底气;“博大精深”也不是“过去完成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信才能持之以恒。节目中,用科技解读艺术,在大屏幕上展现出 《千里江山图》青绿相接、层层渲染的过程,观众惊叹“美哭了”;用数据分析道出“瓷母”集合17种釉彩工艺、难度之高近乎不可能,观众笑说 “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也挺顺眼”。还有人评论 “这些东西你永远都不可能买回家,但你不能不感慨祖先的东西多么无与伦比,惊叹我们血脉里流淌的民族文化基因多么值得骄傲”。的确,铺陈的是传奇,激荡的是国魂,为文物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而感动的人们,必然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更多理解和认同,进而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

  从年初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走红,到岁尾《国家宝藏》被年轻人追捧,有人说2017年堪称“文化综艺元年”。以现代的视角、用很“燃”的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是这类节目编创者的努力方向。文化长河里,既需要大国工匠潜心传递民族文化符号,也需要优秀创作者们参与进来,去发现、去展现、去激活。从这个角度说,一个综艺节目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殊为不易;而更多的文化产品如若能有同样的效果,那就善莫大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