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首办中国工艺美术界个人师徒传承展
陈礼忠的寿山石雕作品《和谐》,是他的荷花系列作品之一。 资料图 摄
12月8日,“寿山石艺——陈礼忠寿山石艺术传承展”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揭幕。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为中国工艺美术界举办个人师徒传承展。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陈礼忠带领9位自己的学生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此次传承展,不仅是陈礼忠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这几年艺术探索和实践的展示,也是他带徒传艺成果的汇报。
在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映日荷花》、《金秋时节》等110余件陈礼忠近年创作的寿山石雕精品,还有陈礼忠的9位徒弟的30多件作品,全方位展示了寿山石雕“因材施艺、因色取巧”的创作手法,以及那些不为人所重视的石种在陈礼忠艺术探索下呈现出的艺术光彩。
吕章申认为,当下工艺技术极大发展,但作品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才是决定作品价值的关键。这要求工艺美术从业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陈礼忠自己是这样践行的,也是这样教导学生的。
作为目前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8年出生于福州的陈礼忠以自己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收获颇丰:作品《春声赋》作为福建馆镇馆之宝,亮相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2年、2014年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工艺美术界首个个人艺术展;2015年入选“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成为中国雕刻界第一人;2016年作为中国玉石雕刻界惟一代表参加第十届文代会。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福建代表性传承人,陈礼忠多年来带学徒、教学生,传承寿山石雕技艺,培育高水平创作人才。他表示,艺无止境,传承、创新、发展是工艺美术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寿山石艺将与时俱进,在一代代寿山石雕艺人的自我追寻与传承创新中攀登新的高度。
在他看来,当代中国,有着更多、更生动、更丰富的中国故事素材;当代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日益增长,为文化繁荣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新空间,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作为一名工艺美术工作者,立足中国千年底蕴的深厚文化土壤,置身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时代,是极为幸运与幸福的。”陈礼忠表示,将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切现实中激发艺术创新创造活力,进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作,不断推出精品力作,讴歌新时代。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陈礼忠决定将这次展览中的30多件作品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收藏,他的九位弟子也向国家博物馆捐赠作品。吕章申说,他们这种为国奉献的大国工匠精神值得褒奖,希望他们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的力量。
寿山石雕,是中国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的福州寿山石雕,与福州的脱胎漆器、软木画合称“榕城三绝”,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