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芍君:文物守护人也应该是社会守护人

  12月10日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后,又在网络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在昨晚的节目中,湖北省博物馆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和“曾侯乙编钟”三件顶级文物。从震撼的舞台效果到一件件古文物前世今生的故事,从三位明星对古文物前世故事的演绎到素人对古文物今生故事的讲述,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泪目。(人民网 12月10日)

  《国家宝藏》这档节目在“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从人出发,用人的讲述为古文物赋予温度。节目共有三组人,除了主持人张国立先生,还包括九大博物馆的馆长前来坐镇,以及27位民星嘉宾担任“国宝守护人”,通过戏剧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故事。在守护人中,除了明星外,还有志愿者、画家等素人在节目现场讲述文物的今生故事。

  由此来看,明星并不是这一节目的“主角”,他们有了新的称号“守护人”。被邀请的明星在这档节目中,就像是一位引荐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表演,向观众展示国家顶级文物背后的故事。每一件文物背后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信仰与优秀道德品质,明星要做的不是单纯的演绎历史,更需要将文物背后的信仰与精神表达出来。笔者认为,央视在紧紧抓住大众的明星效应心理的基础之上,又将明星在节目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既不过度娱乐化,也不严肃刻板,既不是占据大部分播放量的主角,也不是通过挖掘自己的个人私事来博人眼球的“小丑”。

  明星在社会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现今明星是否在本职工作上尽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需要发挥的是榜样的作用。而这又引申出何为榜样的作用?《国家宝藏》告诉了我们答案。明星的作用不是通过爆出家庭私事而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也不是因为穿着时髦在微博上屡上热搜而引起舆论关注。明星需要发挥的作用应该是: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向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引导大众去关注真正有意义、能对社会良性发展有推动作用的问题,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道德品质与民族信仰。

  从《今日影评。表演者言》再到近期热度不减的《演员的诞生》,其实都在讨论着关于明星这一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其在社会上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在这两档节目中都提到了关于“演员的信仰”的问题。笔者认为,民族信仰与演员的信仰与信念感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演员的信仰大多都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在现今社会的映射,而明星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则,弘扬优良品质,而不只是为了制造一时哗众取宠的噱头,更重要的是对职业的敬业感,对观众的敬畏感,从做人到作品能否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不要让明星仅仅是古文物的守护人,他们也应该是社会的守护者。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