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2-04 16:23:15 作者:赵国靖 刘延常 韩辉 来源:中国文物报 已浏览次

2016年11月10日至12日,保护与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曲阜市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向国内外学者展示近年来曲阜鲁国故城考古勘探发掘的重要成果,通过学术交流促进鲁文化的深入研究。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曲阜市文物局、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召开此次会议,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120余人。
鲁故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韩辉馆员对鲁故城2011年到2016 年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进行了重点汇报,确定全城最高处的周公庙宫殿建筑群基址区域为鲁故城宫城,始建于春秋晚期,延续至汉代,魏晋废弃。全面揭露发掘周公庙庙北区东周大型夯土基址F8和西城门,在南城墙、北城墙解剖三条探沟;另外发掘外城南东门,揭露东周墓葬、壕沟、夯土台基等。鲁故城外城北东门发掘正在进行中。2011年以来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基本搞清楚外城城墙、壕沟的范围,发现宫城并廓清其历时性变化和重要文化堆积,促进鲁故城的年代、空间格局研究;通过科学发掘、多学科合作研究,取得重要学术成果,推进鲁国、鲁文化的研究,也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鲁文化的发现、鲁国史的研究
鲁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是此次会议的重点。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延常研究员从典型遗址、墓葬资料和青铜器材料综合分析,对鲁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并就文化因素分析、鲁国发展演变、周边古国、考古资料与文献的结合等方面对鲁文化进行深入解读。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朱凤瀚教授,依据新发现的鲁国有铭青铜器对周初鲁国的历史脉源和鲁都地望提出自己的见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俊才研究员通过对鲁国故城的布局演变和晋都新田故城所体现新田模式比较研究,探讨形成不同模式的时代背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蔡宁博士通过考察鲁故城内部商周不同族群的居葬形态,认为鲁故城在西周时期存在较为明显的商周二系共存情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钱益汇教授,通过对各时期鲁文化聚落特征分析并探讨鲁文化的发展壮大过程及其文化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曹斌副教授认为鲁国的始封地可能在兖州—曲阜地区,在西周后期鲁国疆域开始扩展。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陈东教授则对鲁国始封之地、国都迁徙的情况和鲁公墓地之所在三个问题进行探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徐义华教授通过夏商周三代分封制的比较,分析周公制礼作乐的深刻内涵,对齐鲁两国礼乐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燕生东教授认为姬姓封国的目的是为王朝守卫边域,防备东夷和淮夷族群,山东地区姬姓封国中鲁国无疑是最重要的。
鲁邻周边及各古国研究
山东大学王青教授对2015 年度在邾国故城遗址的发掘收获进行介绍,探讨东周时期鲁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展望下一步工作计划。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艳菲对邹城邾国故城遗址新出土陶量进行介绍,认为齐国量制可能也适用于包括邾、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郝导华副研究馆员介绍了昌乐都北遗址考古发掘的新收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郎剑锋讲师对高青狄城遗址2015年度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进行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宋江宁研究员比较了周原和丰镐遗址的内涵和性质,认为周原遗址比丰镐遗址内涵更丰富,为周王朝之经济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岳连建研究员,对上世纪丰镐遗址考古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介绍近年来考古勘探和发掘取得的新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付仲杨研究员详细介绍近5 年来丰京遗址的考古工作及成果,利用RTK 测图、ARC?GIS 制图和三维建模等科技手段,建立和完善丰京遗址考古信息地理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探讨丰镐考古八十余年考古的工作理念变化,即从文献指导下的“证经补史”到以古代文化遗存为本位的考古学发掘与研究,到目前重视聚落布局探索、多学科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为工作目标的转变过程。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琨璋研究员,结合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对文献中记载的晋国都城进行考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樊温泉研究员对郑文化进行探讨,分析其文化面貌和发展轨迹。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吕劲松副研究员,对近年来洛阳地区两周都城考古新发现和研究予以介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惠夕平副教授根据近年来河南荥阳官庄城址的考古发现,认为城郭并立的双城制布局,向前推进到西周晚至春秋时期。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林留根所长介绍了东周时期梁王城遗址的考古发现,认为梁王城遗址就是春秋中晚期徐国都城所在。徐州博物馆原丰研究员介绍近年来徐州地区周代考古工作,并分析徐海地区周文化的文化面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飞,介绍安徽东部地区近几年周代考古的新发现,并从探讨鲁文化对安徽东部地区周代文化的影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闻磊介绍2011至2015 年楚都纪南城宫城区的考古工作收获,对重要的遗迹现象进行解释。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金文、文献出发,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大遗址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
曲阜市文物局孔毅主任就鲁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情况作简要介绍。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庆余介绍了目前鲁故城发展和运营中的状况。曲阜孔子研究院孔祥林研究馆员,对曲阜多年来建设和发展的经验与不足进行总结。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家珍院长就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成功案例进行分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梁法伟对河南省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提出更新观念、学科加强和日常运营可持续性探究等一系列建议。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永军对考古工作在大遗址保护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全面介绍了金上京遗址的勘探、发掘、保护与展示工作。
孔子、儒学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研究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张勄研究员,对儒家文化追本溯源,认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仁”和“礼”发端于龙山文化。曲阜孔子研究院杨朝明院长,对鲁文化与周文化、鲁文化与齐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还讨论“邹鲁文化”的概念问题。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吕世忠研究员通过对鲁文化研究的回顾和现状总结,建议成立鲁文化研究院,以便更好地研究鲁文化。济宁学院文化传播系周新芳提出了鲁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汉武帝时期对儒学的独尊,使鲁文化从区域文化向全国推进。
会议闭幕式上,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以“适应形势发展,做好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题做总结发言,首先对鲁故城考古工作和遗址公园建设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对全国是有示范意义;其次指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立足于考古,要有考古人员全程参与,提出建设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的可行性;建议考古遗址公园在展示历史进程的同时,应该加入考古工作进程的展示,可以边发掘边展示;最后对年轻考古工作者给予褒奖和鼓励,对鲁故城和山东考古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