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吹墨青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吹墨画又叫吹画,是作画形式中的一种。顾名思义,吹画是将墨汁或某种颜色的颜料沾一些在纸上,用嘴吹来代替画笔作画,一般线条都是用吸管来吹墨珠。青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青花工艺有没有吹墨画法?吹墨工艺是将青料吹成雾状,形成浓淡渐变的效果。可以直接吹出纹样,也可以利用纸型吹出漏白的图形,然后再画。日本回流的明代末年青花松鹿纹棱口盘,就是采用吹墨技法绘制的。此盘造型端正,胎体厚实,器内青花绘松鹿图,吹墨工艺,技法新颖,独树一帜。松鹿图寓意吉庆祥瑞,松是长寿的标志,鹿是禄的谐音。吹墨工艺使得青花色泽斑驳,整个画面好似雪景,别有一番韵味。器口涂以酱釉,为明末清初瓷器的常见装饰,时代特征鲜明。盘底青花书寄托款“大明成化年制”,字体古拙。该盘釉面光亮,保存状态良好。

 

  日本回流的吹墨青花瓷器,就是当年是从中国销售过去的,那么日本有没有吹墨青花?日语翻译东方晓先生,近年正在研究中国陶瓷艺术对日本的影响。他介绍,日本是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在伊万里时期(1610——1640年)就出现了吹墨青花瓷器。曾经在早期伊万里窑址的山内町百间窑和有田町天神窑等地出土过使用纸型的吹墨产品。月兔纹是典型的图案。和月亮一起的兔纹在中国具有长生不老的吉祥寓意,是中国明末常用的青花图案。更妙的是也有类似中国画的闲章,右边吹墨留白的方章内有几个中文字,只看出后两个字“天兔”。早期伊万里青花中使用的月兔纹,被认为是源自中国明代的青花,但有田的陶工还是按照日本人的审美习惯做了些改动,如夸张了兔子的耳朵等。

 

  日本回流的松鹿图盘和日本伊万里时期的月兔纹盘都是明代或明末清初的产品。是不是可以认定吹墨工艺始于明代?小编查找相关资料,都说吹墨工艺起于明代。但也有藏家认为始于元代。北京元瓷艺术收藏品家大漠行者的一块元青花瓷片上的纹饰,采用了青花吹墨工艺。画面云雾蒙蒙,一个苍老的龙头在云中显现出来,这种效果是吹墨工艺,先喷后画。瓷片的胎釉和苏麻离青显现出的铁锈斑,确定是元青花无疑。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