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如何欣赏和收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是手工制造的陶土工艺品。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紫砂开始制成壶,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欣赏紫砂壶必须从爱壶、玩壶入门。在使用、玩赏中,了解什么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吸水率、透气性,紫砂壶泡茶、注茗的功能,壶的构造、艺术风格、名人、名作、历史沿革、流派等等,并逐步确立自己的收藏风格。欣赏紫砂壶,亦浅亦深亦玄亦神,关键在于如何进入赏壶之门。

 

  宜兴紫砂壶历来分四个档次:实用品(大陆产品)、工艺品(细货)、特艺品(名人的作品)及艺术品(富于艺术生命之作)。实用品的特点是每个历史时期投入的制作人员最多,制作技艺差,日产量高,品种单一,这项产品历来不入赏壶之列(历史上也有专做大陆产品而独具功力的高手,应数例外)。工艺品出于良工巧手,其作品一般来说制工精良,但出于历史或文化因素,艺术素质,他们的作品大多为模仿传统造型,或创作一些符合初步紫砂爱好者喜爱的造型。在上一个层次就是名人产品,称之为特艺品。名人当然是在同行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名人少、作品亦少、它总是赏壶、藏壶者渴求的对象。艺术品,粗略说,并非就是制作技术精湛、功能独具、材质贵重等而言,而是根据作者的文化艺术素养的高下,在紫砂这个传统工艺中注入艺术生命的多少来判定的。

 

  不富收藏就无赏壶可言。收藏应该各有所好,不必强求多、全、精、专,在收藏中可以学会欣赏,在欣赏中学会收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