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家宝藏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被称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的大型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正式开播。这档集结九大国家重量级博物馆27件珍贵馆藏文物的综艺节目一经播出就得到许多观众的好评。

  该节目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一改以往文博类节目沉闷、古板的风格,通过运用巨幅大屏幕、全息影像等“高大上”的技术,让每一件文物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使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过来。此外,还邀请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与讲解员,用小剧场的形式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也让人觉得新鲜有趣,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

  除了新颖的展现形式,节目也相当有“内涵”,文物背后的历史得到了如实还原。节目组专门邀请了北大历史系老师、研究生等组成的专家组共同把关、校订剧本。用基于史实基础的小剧场模式,轻松地讲述了相关的文物知识,既寓教于乐又深入浅出,令观众受益匪浅。

  近些年来,从海昏侯墓的观展热潮,到冲刺看《千里江山图》的“故宫跑”,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文化的渴望、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正因如此,文物要变得更有吸引力、拉近与人们的距离,就必须不断拓展人们欣赏文物的渠道和深度,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文化传播的作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过,文化建筑、文化藏品是有生命历程的,所以应该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过来。从“高冷”到“接地气”,尊重年轻人的审美习惯,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相结合,文物才能摆脱“隐秘”“陈旧”的刻板印象,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穿越千年历史,文物已不再单纯是用来收藏、展示和研究的,更是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和文化认同感,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延续的文化基因。希望《国家宝藏》这一类文化类节目能成为一个平台,发挥文物的教育、传播知识的作用,为人们打开中华文明的磅礴格局,让大家看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
责任编辑:小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