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国宝需要“活”起来

  近日,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首播。这个讲述27件国宝“前世今生”故事的记录式综艺节目,一经播出便火速刷屏,豆瓣网友更是毫不吝啬地打出了9.3的高分评价。

  文化类节目常以严肃专业示人,“就文化谈文化”成为惯用套路,观众的感受由此被隔离在外。而把博物馆搬进荧屏,在综艺节目里“晒宝”,这样的呈现方式并不多见;让原本枯燥的文博探索节目焕发活力,用综艺化手段来表达文化内涵,这样的节目编排可谓用心良苦。创新和坚守兼具,娱乐与科普并重,是《国家宝藏》节目迅速走红的原因。

  今年被称为“文化综艺元年”。从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的大火,到后来《朗读者》的跟热,再到如今《国家宝藏》的走红,表明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人们依然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展示泱泱大国的文化基因密码,让普通观众对冷冰冰的文物感兴趣,触摸历史的厚重,感受文化的深度,这是一种历史责任,更是文化自信。

  拿国宝级的文物来说,人们对其认知大多是从书本或博物馆得来。读书缺乏“场景重现”的真切感受,在博物馆的匆匆而过又无法感知背后故事。大众的文化生活与博物馆始终保持一臂之距,“博物馆=旅游点”的固有认知依旧广泛存在。数据显示,尽管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但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欧美国家的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

  文物界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馆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其灵魂,博物馆不仅要收藏、保护、研究文物,还要向公众进行展示和讲解。为让游客读懂文物背后的历史,洛阳龙门石窟积极建设“互联网+智慧景区”,只要用手机简单扫一扫,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导游讲解服务;河南博物院将文物搬到网上,让人在虚拟场景中与文物藏品亲密“接触”。我省的这些互联网创新之举,无不拉近着人们与文物的距离。

  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每一件历史文物都流淌着永不断线的生命轨迹。让传统文化节目火起来,让馆藏国宝“活”起来,我们的民族底气和文化底色才能越来越足。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