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鉴别:看器形造型

  据沪上知名玉石专家钱振峰介绍,器形即器物的形状和造型。根据同类器物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和演变,可排列出器物演进的大致年代次序。这样,当我们面对一件器物时,即可根据它的器形与纹饰等,在已建立好的形制学的年代次序中,找到是否有它可归属的时间位置。

  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和文明程度的低下,制作的玉器多为简单粗糙的礼器、工具和饰佩。商周时代,玉器器形一方面承史前玉演变而来,另一方面又受到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影响,大量出现人物形象、以鸟兽鱼虫的写实和神话动物形象。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习俗的影响,佩饰玉器出现简约化、小型化的趋向,并且生产出成对的玉器,从而改变了商周单体独立形象的饰物;所有器物或动物形器的整体或局部皆作“C”和“S”形弯曲;同时,刀剑、革带用玉器问世,玉饰刀剑始见于春秋,至汉代发展成为玉具剑;带钩在这一时期最兴,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和纹饰各异。

  两汉是我国玉器发展的辉煌时期,在器形上品种尤为繁多,除了继承以前各种器形之外,又出现了成套的玉具剑、玉衣、九窍玉、玉舞人、刚卯、翁仲、鸡心佩等新品种。汉代玉器器形以件头硕大而著称于世。唐代玉器逐步从礼器功能转化为纯粹的装饰品,风格造型都表现出务实倾向。

  宋代由于多外患,人物造型不可能再有胡人形象,而是多为童子形象,常见的有莲花童子等,此外还有文人形象,但缺少唐代的活泼生气。玉雕花鸟受当时国画风格的影响,比较重视神韵,突出的有口衔瑞草展翅飞翔的鸟和跳跃的鱼儿,突破了静态的画面,富有生机。辽、金是和宋朝并存的北方少数民族,其玉器制作民族特色浓厚,玉器器形以花木鸟兽形象为主,常见的题材有“春水玉”、“秋水玉”等。

  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春水玉”、“秋水玉”之类也是他们喜欢的题材;蒙古族统治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革带,这一时期,美玉制做带钩、带扣也比较多。

  明清是我国玉器发展史上的高峰,除了对前代玉器形制的全面继承和借鉴外,明代的玉壶杯和玉制文房用具,清代的玉山子和玉插屏等形体硕大的陈设性玉器,都是最富有时代特征的。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制,这是由于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审美趣味和工艺水平所决定的。不管各个时代之间有多少继承借鉴,一个时代总是有一个时代的独特风貌。正是依据这些不同风貌建立起古器物的形制,反映着年代次序,才使我们有可能根据形制对一块玉器作出真伪和断代鉴别。不过,在我们具体面对一块玉器时,切忌对着图录按图索骥。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越是和图录中一模一样的就越有可能是赝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