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重新焕发光彩——访香港文物修复者
2017-11-28 14:53:17 作者:丁梓懿 龚琬茹 来源:新华社香港 已浏览次
由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主办的“国际文物修护学会——故宫博物院2017香港研讨会”11月25日在港闭幕。为期两天半的研讨会汇聚了18位中外专家学者,分享文物的最新保护方法、修复策略及最佳守则。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人类的汗水和智慧。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它们可能会逐渐破损,甚至残缺不全。在香港,有一批专门修复文物的“医生”,一些残破的书画、陶瓷、金属品、印刷品、纺织物等经过他们的“望闻问切”及“对症下药”,重新焕发出光彩。
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下辖的文物修复办事处设有13个专科修复工作室,30多名专业人员负责修复香港14所公共博物馆及两个文物中心的20多万件藏品和出土文物,使它们的历史、艺术价值经久不衰。
记者近日探访了文物修复办事处的一个部门——纺织物及标本修复专科,这个部门主要负责保存及修复纺织品文物、民族服饰及自然历史标本。
走进位于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馆,穿过一条长长的职员通道,来到修复实验室。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俯身对一件粉红色古式长袍进行修复。她的身旁摆放着针、线、剪刀等工具,外人的到来没有影响她对工作的专注,而此时她已连续工作了4个小时。
“香港的很多本土藏品年代不会十分久远,最近的是明清时期的文物。我们曾经修复过一张寿帐,文物年代大约是在清代同治十年。”负责纺织物及标本修复的一级助理馆长张婉娟拿出一件寿帐的图片向记者介绍道。
这是一张长约4米、宽约3米的红底描金金箔寿帐,上面绣满了刺绣和文字,刺绣大多数为祝福的图案,文字则是赞扬香港居民曾立下的功德。
张婉娟说,这件藏品相对而言保存较好,但也花费了1个修复组(2-3人)3个月的时间。由于年代久远,寿帐上面的金线刺绣已经逐渐松动破损,工作人员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要对这些刺绣进行加补,而这些金线又比较特殊,都是金箔做成条状后绕上线芯构成,工序颇为复杂。
“纺织品尤为娇弱,修复时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修复人员会先用图像和文字进行文物图案记录,分析问题后再开始修复工作。”张婉娟说。
这件红底描金金箔寿帐曾连续展出过3个月,现在文物工作者已将它收回仓库储存。据介绍,纺织品文物不宜长期展出,光线会对文物的颜料与纤维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可逆影响,让展品变得“脆弱”。为保证后世的人们有机会一睹文物的真容,工作人员会严格规定文物展期,展出时间通常为几个月。
文物修复办事处文物修复总监杨甦告诉记者,文物修复的过程就好像医生医治病人,要格外小心,先作全面检查,然后深入分析,再制订对应的修复方案,并对其进行整体评估。
“以纺织品修复为例,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先用显微镜检查藏品,再使用仪器分析文物的化学成分。根据不同材质的物料,有时还可能要用到X射线及红外线仪器。”杨甦说。
完成修复工作后,还有一个重要步骤——对文物进行环境预防性保护。在展出时,需要精准控制展览厅的温度、湿度、光度、储存物料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