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云:中国现代美术 考古之父的多面艺术

1990年王子云在西安翠华路寓所-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90年王子云在西安翠华路寓所

 

  近日,一代文化大师王子云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西北大学隆重举行,钟明善、吴三大、王西京、肖云儒等文艺界专家学者云集一堂,庆祝这个重要时刻。

 

  作为中国新美术运动先驱、现代美术考古第一人,抗战时期,王子云先生带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开拓中国美术考古先河,积极抢救民族文物。他首次发现霍去病墓前石雕的重大艺术价值,推动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为敦煌学的研究做出卓越贡献——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


  开中国美术考古先河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在文章中写道:“翻阅他的考察日记,便知道在那么个战乱年代,他率领了一帮人在荒山之上,野庙之中,常常一天吃不到东西,喝不上水,与兵匪周旋,和豺狼搏斗。我见过他当年的一张照片,衣衫破烂,发如蓬草,正立在架子上拓一块石碑,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他首先发现其巨大艺术价值……”

 

  平凹先生所描述的情形,便是王子云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的工作情形。这一段时期从1940年2月到1945年8月,持续了5年多。其中考察团对于敦煌学的贡献也是令后辈望其项背。

 

  这段时期也触动了陕人美出版社编辑储小平,他是王先生晚年美术考古著作《从长安到雅典》的责任编辑,整本书里,这个阶段最令他难以释怀:那么艰苦的环境下,王子云和他的同事们却做出那么大的贡献,令人唏嘘。

 

  这要讲到王子云成立考察团的动机。

 

  1937年,抗战开始,王子云离开巴黎回国立杭州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授。其女王倩曾问:“在巴黎那么好,为何要回来?”王子云先生沉吟后回答:“你家的院子失火了,你在别人家做客。你还坐得住吗?”那个时代的大批爱国学者,纷纷从欧美返回国内,践行“文化救国”的行为。

 

  1935年在伦敦看到的中国古代艺术精品展,一直留在王子云的脑海。回国后,他游历云冈石窟等地,再次被中国的雕塑艺术吸引震撼。此间他曾建议国民政府参加“万国博览会”,因国家忙于战事未果。王子云为了排遣郁闷心情,游历了更多古迹后,更加坚定了抢救中华文物的决心。他于1939年向处于陪都重庆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提议: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建议以部分相关教师和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即将毕业的学生为基础,成立艺术文物考察团,提议很快受到国民政府批复。1940年2月,王子云任团长率十人正式出征,其中,还未成为王子云妻子的何正璜是唯一一位女成员。“在五年多的时间里,考察团在团长王子云的率领下,奔赴大西北,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考察团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西北艺术文物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而严谨的考察和研究工作,其足迹遍及川、陕、豫、甘、青五省区,考察行程达到近十万公里,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学者徐伟在其著作《丝路无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研究》中这样说。

 

  王子云和敦煌学


  另一项卓越贡献

 

  之所以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所考察的对象敦煌单独辟出一节来说,实则因其重要性。

 

  在关中和洛阳考察结束后,考察团于1942年3月到达甘肃省会兰州。在敦煌的考察,考察团取得了重要考察成果。“安西到敦煌,漫长的戈壁滩中,仅有三个休息站,而所谓的休息站,只是沙窝中用土坯垒起来的一间小草棚,可以勉强避风或躲烈日的酷晒,可是小棚下的牛粪有半尺厚,在烈日暴晒下,臭气熏天,人躲在这里难以忍受的。就这样,经过三个日夜的艰苦历程,总算到达了 西天 之外的敦煌县城,真的好像走出地狱了一般。”王子云在《从长安到雅典》中这样写到,他们先后两年时间呆在敦煌,每次都几个月,吃饭喝水都很困难。并于1940年根据考察情况建议国民政府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也就是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前身。

 

  “王子云先生具备学者的担当,更具备一位爱国者的担当,我们要体会到先生当年是将个人的理想融入了救国的行动,他们对文物的保护与抢救是知识分子的救国行为,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对学术研究的层面来认识王子云先生,这显然是不够的。”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院长田卫戈这样解读,“在西北文物考察团整个行程中,敦煌是重要的一站。在敦煌,王子云留下的主要作品与其他艺术家有所不同。他用大量时间描绘石窟全景图,做数据采集的考察记录,他在以整体观念思考文化保护,宏观记录敦煌石窟艺术资源。他以一个研究学者身份,而不仅把自己当作一个画家来进入莫高窟。他以自身的实践经历也给我们开辟了一条研究西北美术的道路,这对后学是有重要启发的。从这些意义上讲,西北美术研究以及敦煌学的研究都和他密不可分。”

 

  “上世纪40年代有一大批画家进入到中国西部地区,最早走进敦煌,但他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张大千、关山月等人,主要是以画家身份考察古代绘画。王子云则完全不同,他去敦煌的目的就是文化爱国、文化救国,是以非常科学的测量方式临摹壁画,考察壁画,没有任何对壁画的破坏行为。”田卫戈说。

 

  在考古考察中,王子云同时对当地民俗进行调查,创作了大量写生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调查民俗风情的写照,也有先生对风景的热爱对底层人民深切的同情。此外,先生更多绘制了《太宗昭陵》《唐十八陵全景图》《临敦煌莫高窟擘画》等考古资料,把艺术手段用在了考古上。这也正是他与考古学家不同处。有学者这样解读:“王先生既有考古学家的严谨科学,又有艺术家的情怀和判断力。”

 

  从杭州到巴黎


  民国年代 艺术界才华横溢的人物

 

  而其实,先生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是压抑了个人创作才华转向美术考古和美术史学研究的。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对此感慨:“我高考前在父亲的带领下去看望先生,看了他的美术史学讲义才决定考央美美术学专业的。那是上世纪80年代,他已经是耄耋老者,在一间斗室内工作,手也是颤抖的。室内全部是各种书籍、资料。想到他曾是英俊潇洒的留法艺术家,十分心酸。王先生是非常值得我们钦佩的,他完全压抑了个人创作才华,放弃了无数次扬名立万的机会,放弃成为一个大艺术家的可能。默默做考古和美术史学研究。我们欠他太多了……”

 

  是的,如安远远所说,王子云先生曾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1931年,王子云34岁,在林风眠先生的支持下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驻欧洲代表的身份来到巴黎,考入了法国国立巴黎高级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和雕塑,导师为世界著名雕塑家。在此之前,王先生已经是民国艺术界很受推崇的人物。1928年受林风眠之邀筹建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1930年,与林风眠、潘天寿先生赴日本参加美术展览,王子云的《杭州之雨》油画被东京《美术》画报选印彩色版刊出,受到美术界高度赞赏。1935年王子云简介及油画《杭州之雨》被选入巴黎美术家的最高荣誉《现代美术家辞典》,中国籍美术家仅此一人。同时,他还为《北洋画报》等期刊投稿,介绍欧洲的艺术潮流与现状;同时,他也是巴黎艺术沙龙里活跃的艺术家。也就是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王先生已经是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艺术家。但是,他的身份并不仅仅停留在艺术家上。1936年,王子云游历欧洲的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士、意大利、希腊诸国,遍览各国美术遗迹,这些经历都呈现在其晚年著作《从长安到雅典》中。

 

  早期的王子云,是才华横溢的创作者,是油画家,雕塑家,教育者。他的身份和学术方向的转变,始于“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这也成就了他中国美术考古第一人的地位。

 

  晚年写就《中国雕塑艺术史》


  填补国内雕塑研究空白

 

  王子云先生的贡献中,《中国雕塑艺术史》的完成是极其重要的,这填补了中国雕塑研究的空白。

 

  新中国成立之后,王子云基本定居在西安。据王子云之子、王子云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子云文化精神传承人、文化学者王蒙回忆:“其实雕塑史手稿在1953年就完成了,但“文革”中,这部手稿和父亲的一些画作,均被造反派付之一炬。”这是极其痛心的历史。但是王子云先生并未放弃,1973年环境稍有松动,已经70多岁的王子云再次向组织申请重走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路线,重新书写《中国雕塑艺术史》。“1973年,父亲在妹妹陪同下,重走了四川、广西、安徽、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天津、广东、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江西等地的石窟寺院。用了13个月,回来重新整理资料,开始写雕塑史。”

 

  《中国雕塑艺术史》一经出版,便在学术界引发轰动,这是填补雕塑界空白的大事。很多名家如王朝闻、吴冠中、刘开渠等纷纷写信来电祝贺。这本书问世后,王子云先生依然坚持著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从长安到雅典》,是其90多岁时写作的,可以看作是其一生自传性质的考古游记。解放初,王先生因为一桩冤案拍断了手指,写字十分困难,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完成了60多万字的著作,而且不失严谨认真,令责任编辑储小平感动不已。王先生关于考古的著作还有《唐代雕塑选集》《中国古代石刻线画》《中国古代雕塑百图》《中国美术简史》《陕西石雕刻》《中国历代装饰艺术图录》《汉唐陵墓艺术》等等。

 

  王子云先生1990年8月16日去世,享年94岁。同为考古学家的妻子何正璜在其去世后写道:王子云走了,他带着满身的泪和汗,走了……其悲伤令人落泪。

 

  本版图片由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提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