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15万片藏品今何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现状

   甲骨文流散世界为近百个藏家收藏


   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公开资料显示,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近120年来先后出土约15万片以上,流散世界被近百个藏家收藏。其中,中国大陆10多万片,台湾地区3万多片。此外,日、加、英、美、德、俄、瑞典、瑞士、法、韩等14个国家约2万多片。而散落民间私家的甲骨文藏品,数量也相当可观,许多都没有机会得到专业性整理和公布。

   意义
 
   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


   今天(11月24日),教育部官网发文称,“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甲骨文的研究应用,该文称“教育部、国家语委等部门组织实施甲骨文专项工作,力图通过基础研究、数字化建设以及推广应用,深入挖掘甲骨文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据介绍,《世界记忆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舰项目,创建于1997年,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并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对文献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该项目每两年评审一次,我国上一次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于2015年入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观点

   “甲骨文研究低迷情势有望改观”


   “如果从考古学的角度看,把地下出土文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舰项目《世界记忆名录》,在我国考古学发现与研究方面应该是首创,它既是对中华远古文明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以殷墟遗址为代表的中国考古学的开创事业的充分表彰。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文脉基因,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无论在中华文明历史上,还是在世界文明历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宫长为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认为,如今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不是目的,而是开始,任重道远,更显其重要战略价值,对负责甲骨文物安全、保管和保护的机构具有正面促动意义与监督作用。

   在宋镇豪看来,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将使甲骨文研究“低迷”的情势有所改观。甲骨文与甲骨学知识在公众层面的认知度将因之扩大,有助于凝聚国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助于弘扬中华古老文明的影响力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责任编辑:晓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