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将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

  近日,省住建厅等4部门印发《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计划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全省6条南粤古驿道线路建设,包含14条主线,56条支线,贯穿全省 21个地级市、103个区县,串联1200个人文及自然发展节点,规划范围面积约17.98万平方公里,最终实现遗产保护、健康休闲和村镇发展和谐共赢,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最终成为知名世界文化遗产

  南粤古驿道,是指古代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广东省迄今发现的古驿道及附属遗存202处。

  为合理保护与利用南粤古驿道资源,规划提出了阶段性目标:至2017年底,完成“南粤古驿道典型线段及示范地区”建设,重点围绕示范地区的设施提升、遗产活化利用、村镇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统筹规划,初步建立“南粤古驿道”品牌。至2020年底,初步完成“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及重点发展区域”建设,沿线文化、体育、服务、标识等设施逐步配套完善,使“南粤古驿道”在全国形成品牌效应。至2025年底,基本完成全省6条南粤古驿道线路建设,古驿道线路、发展节点、特色镇村互通互联,成为“一带一路”的文化品牌和经济发展走廊。至2030年,实现遗产保护、健康休闲和村镇发展和谐共赢,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打造南粤古驿道体育产业带

  记者了解到,南粤古驿道线路共规划1200多处发展节点,其中人文节点959处,包括202处古驿及相关遗存,388处历史文化城镇村,369处其他文物古迹;自然节点248处,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旅游景区等。

  除了保护文化遗产,还要让古驿道“活起来”。本次规划提出了古驿道户外运动发展规划,利用古道、步道、绿道、风景道、水道等古驿道线路载体和历史文化城镇村、水文地貌等特色资源,开展户外运动项目,发展“南粤古驿道”体育产业带。

  本次规划结合古驿道线路,主要选取徒步运动、骑行运动、定向运动、水上运动等适合大众的项目类型,规划古驿道户外运动典型段落长度约1800公里。还将开发古驿道户外运动产品,提供包括“奔向广东第一峰铁人三项挑战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穿越丹霞”“古驿道骑行赛”“古水道划船赛”等户外运动品牌赛事和活动。规划中还涉及配套建设交通衔接系统与服务设施系统的建设。

  6条古驿道线路

  1.粤北秦汉古驿道线路

  2.北江-珠江口古驿道线路

  3.东江-韩江古驿道线路

  4.西江古驿道线路

  5.潮惠古驿道线路

  6.肇雷古驿道线路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