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杨:文化遗产保护要兼顾城镇化效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化遗产保护要考虑城镇化效益。如果觉得文化遗产是宝贵资源,一定要转化为城镇化特色发展,让大家明白保护好了有效益,参与保护的人有获得感,这样的文化遗产才是让全民共抓大保护的文化遗产。”11月18日,在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发起的文化遗产主题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提出了以上观点。

 

  在真实、完整保存文化遗产的同时,能否有效提升社会认同与民众福祉;文化遗产在作为历史记录者的同时,能否成为当下的积极参与者,甚至未来的先锋指引者?

 

  苏杨提到,文化遗产保护有四个“好”需要兼顾:文物本体保护好、周边环境整治好、经济社会发展好、人民生活改善好。“文化遗产保护首要注意平衡保护和利用。”苏杨表示,“先知禁区再造新区,文化遗产保护好首先要让市民受益,如果没有让市民受益,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在苏杨看来,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与时俱进,如法国历史博物馆的时装秀,把博物馆变成城市多功能的高品位文化平台。“文化遗产保护还可以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统筹利用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来实现产业升级,当经济效益与文化遗产保护程度相挂钩,则会形成‘全民共抓大保护’的局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