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瓷的民间传说:有缝瓷器滴水不漏
2017-11-21 09:11:41 来源:铜川政协微信公众号 已浏览次
黄堡镇是耀州窑遗址所在地,曾属耀州管辖,所以称其为“耀州窑”,所产瓷器称“耀瓷”“耀州瓷”。
黄堡出土的古代瓷器,经常可以看到冰裂纹,它们纵横不一,非常细密,将瓷器装扮得更加美丽可爱。这种工艺是怎样发明的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很古很古的时候,黄堡有两个瓷匠,一个姓黄,一个姓蒲。黄瓷匠的手艺十分高明,他塑制的瓷坯,不管是瓶、盆、碗、罐,造型都特别优美。他在瓷坯上刻出的花纹,无论花、虫、鸟、鱼,都格外生动逼真。瓷坯烧为成品后,件件都青光闪闪,浑朴晶莹,极惹人爱。因此他的瓷器挑到市场上后,不用吆喝,很快就会被顾客抢购一空。蒲瓷匠又懒又笨,他烧出的瓷器又粗陋又笨重。就是喊破嗓子,也没有多少人来买。
蒲瓷匠的心眼狭窄,他特别嫉妒黄瓷匠。妒火在他心中越烧越旺,烧得他心肝发焦,烧得他两眼发红……
一天黄瓷匠烧窑时因故离开了一会,蒲瓷匠乘机蹿到河边,挑来两大桶水,来到黄瓷匠的窑顶,“哗啦——哗啦——”地灌了下去、窑内随即发出“咝——咝——”的响声,冒出一大片白气。蒲瓷匠以为瓷器都成了碎片片,便挑着水桶洋洋得意地离去了。
数天后,黄瓷匠打开窑门,取出瓷器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每一件瓷器的表面,都裂出了许许多多的小缝缝——显然是被凉水激出来的。黄瓷匠看到整整一窑全部毁了,难受得差点哭出来。
黄瓷匠把这些瓷器装在两只筐里,挑出门,准备倒在垃圾堆里。到了垃圾堆前,他又犹豫起来:因为不卖出几件瓷器,父母亲、妻子、儿女连同自己,就得饿肚子,可是他又担心将这些烂货挑到市场上后,会遭到顾客的耻笑。他想了又想,最后决定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多少卖几个钱。
他到市场后,顾客们立刻围了上来。顾客们一面欣赏瓷器一面七嘴八舌地议论:
“这些瓷器真漂亮,咦——上面还有许多小缝缝。”
“有了这些小缝缝,瓷器更加漂亮了。这是你新创作的一种花纹吧?”
“它会不会漏水?”
“只要不漏水,我出两倍的价钱买。”
有人拿起一个瓷碗,灌满水,咦!一滴不漏。
顾客们纷纷高价抢购。这些瓷器很快卖完了。有些没有买到的还向黄瓷匠订购了有缝缝的瓷器,黄瓷匠喜出望外,他回去以后,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总结出了制造有缝瓷器的一整套办法。后来,人们认为,“有缝瓷器”这个名称容易使人发生误会,以为是烂瓷器,就把瓷器上的那种小缝改称“冰裂纹”。

责任编辑:晓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