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突破传统钱制

  十六国货币

  1.前凉货币

  西晋末,割据凉州的张轨建国前凉,并恢复了五铢钱的流通。《晋书·张轨传》载:“钱遂大行,人赖其利”。但现还不清楚张轨时所流通的五铢钱是什么形制。1983年在陕西出土一枚“凉造新泉”货币,极为罕见,认为是前凉铸造的新币,也有认为是北凉铸币。

  2.后赵货币

  后赵石勒起兵河北地域,建立后赵政权,力图改善经济,铸造“丰货”钱。宋洪遵《钱志》收录了此钱,但认为是厌胜钱,清人证明是后赵钱。七十年代曾在江苏丹徒以东晋窖藏中出土两枚“丰货”钱,直径2.4厘米,重2.7克,非常珍贵。

  3.成汉货币

  成汉李寿割据成都一带,于汉兴年间(公元338年——343年)铸造“汉兴”年号钱,钱文由隶书直读和篆书横读两种,这是我国最早的年号钱。在四川新繁、湖北长阳、江苏丹阳有出土。

  4.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公元419年——424年)铸有“太夏真兴”年号钱。

  南朝货币

  1.刘宋货币

  南朝刘宋初期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宋书》载,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立钱署”,开始设立铸钱的机构,并铸造“四铢”钱,钱文为“四铢”二字,这是对长期以来所行“五铢”传统钱制的突破,也是刘宋政权企图整顿与健全钱制的一次尝试。“四铢”钱铸造好,盗铸较少。

  刘宋货币稳定的局面只持续了十六七年,之后又开始出现盗铸现象,走向紊乱。尤其是北魏大举南进,刘宋受战争影响,货币流通更趋于恶化。于是,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又铸“孝建四铢”,这是继“汉兴”钱之后,又一次铸造的年号钱。面纹“孝建”二字,背文“四铢”。有的只有“孝建”二字。此种钱初铸就已减重,后来越铸越小,多数只有1克左右,仅合二铢。

  到宋前废帝永光元年(公元465年)二月及景和元年九月(实际是同一年)由铸造“永光”、“景和”年号钱,约二铢重。《宋书》记载,钱既小又薄,称之为“鹅眼钱”,“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入水不沉,随手破碎”。“永光”钱只铸行一个月,“景和”钱只用了三个月,由于钱既小又次,很少发现。此时期还允许民众私铸钱,更造成了货币的极度混乱,所以,到宋明帝太始二年(公元466年),即“永光”、“景和”的第二年,令所有新铸钱全部禁止流通,只允许用古钱。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南齐时期。

  还有一种“两铢”钱,形制与“永光”、“景和”钱相似,可能也是刘宋的钱。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