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敲定

  按照《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我市于2016年4月启动第五批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按相关标准及要求,层层选拔。11月13日,六届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正式审定《第五批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重点保护范畴。

  据悉,本批次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主要由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构成,列入代表性项目16项,其中传统技艺最多,占据5项。

  作为南充最具特色的地方性节日,共兴蛴蟆节入选民俗类项目实至名归。每年正月十四,在顺庆区共兴镇都会有一场盛大而特别的节日活动——共兴蛴蟆节。在这一天傍晚,人们拿着各式各样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

  一些传统文化在群众中不断扩大影响,另一些则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流”。今年1月6日晚,由国务院侨办主办,省外事侨务办承办的2017年“文化中国 四海同春”访问演出活动首场演出在日本名古屋开演,南充演艺集团公司四川省大木偶剧院演职人员向当地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展现了精湛的大木偶技艺。在随后的几天里,“川北大木偶”还先后前往大阪、马来西亚吉隆坡、古晋、诗巫等城市登台献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木偶,川北大木偶早已多次走出国门,与优秀外国文化交流。此次,川北大木偶顺利入选传统技艺类代表项目。(南充日报记者 张春华)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