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两广地区盐商翘楚

  明清盐商研究向以两淮盐商为重,但因其独特的区域社会特征和发展过程,两广盐商同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广西盐商李念德,为乾隆年间在广西桂林府从事幕业的李宜民承充盐埠时所用的商名,其经营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两广盐商中当属少见。前人研究多聚焦于第一代盐商李宜民,对其家族成员继续以李念德商名承充盐商的事迹涉及不多。故本文主要介绍乾嘉道时期广西盐商李念德的家族式经营。

  全面推行定额化专商引岸制

  清承明制,食盐专卖实行专商引岸制,包括签商认引、划界运销、按引征课。两广盐区约从康熙朝开始全面推行定额化专商引岸制,此类专商又称埠商,其职责为销引纳饷(两广称课为饷)。明后期,两广盐区形成省河和潮桥两大销盐体系,清代同样如此。省河是指以广州为中心的食盐专卖,潮桥是指以潮州为中心的食盐专卖。其中,省河盐商按其运销职能,又分为水客和埠商,水客指从盐场海运场盐至广州者,埠商指从水客手中买盐,运至盐埠销卖者。我们通常所说的两广盐区盐商主要是指销引纳饷的埠商。

  康熙末,官帑收盐改革实行,即裁撤水客,盐场生产的全部食盐由官府出帑金收购,雇海运船户运回广州,再由埠商分销至盐埠,埠商所纳引饷即包含这部分帑金。改革期间,两广盐政裁撤了大量不产盐的盐场,又在产盐旺盛的沿海地区增设新盐场,并派驻场大使,从生产环节杜绝私盐,整顿效果显著。乾隆末,两广推行针对埠商的改革——改埠归纲和改纲归所。改埠归纲仿照明代纲运法,将省河划分为六柜,省城设立局商(也称纲商),六柜各设运商,由局商和运商总理省河食盐运销。六柜运商即埠商,不过不再是散商,而是由分掌六大区域的运商总理。专门负责海运食盐的水客则由六柜运商重新召募,称下河运商。盐商李念德即是著名的六柜运商之一。

  清代两广盐区埠商的承充,一般来说经历了王商、排商、总商及土商等阶段,然而实际运作多有变通。官员们也很清楚,所谓埠商,半系督抚司道之奴仆,盈千累万之资本尽属伊主之宦囊。广东布政使王士俊曾说只要上裨于国课,下无害于民生,有本即可承充,此为情理,无足怪者。所谓粤东各埠往往乏商承充的说法,不过是盐利不让于他人之借口。因此,道、府、州县之亲友携资到粤承埠认商者有之;各官幕客积蓄馆金充商者有之。盐商承充时改用商名,一埠一名,一人可充多埠,一埠也可由多人朋充。

  由幕业改事盐筴

  清代前期,两广盐商由幕业改事盐筴者,近年渐有研究。笔者留意到,在乾隆末改埠归纲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李念德、孔文光等盐商皆以幕业起家,发家史迹多有相似之处,且都维持了八十余年乃至一百三十余年的经营,堪称清代后期两广大盐商。据《广西通志》记载:“李宜民,字丹臣,江西临川人。少孤露,工书。游粤西为州县掌书记。时粤鹾官运,其引销每不及额,宜民乃为主运,远无侵失,诸府争致之。乾隆二十三年,总督惩官运之弊,奏请募商当事。遂以临全商属宜民承焉。”

  临桂县为桂林府治所在,明代梧州与桂林乃是广盐西进及北上湖广之枢纽。康熙初,广西开始全面实行定额化盐引,并规定行盐州县自募殷实土商承充。募土商以后,盐政颇为民累,屡有变通。雍正初,广西借出司库银六万两,全面改官运官销。乾隆元年(1736)平乐等二十八各州县埠改召商办,临桂等二十九州县埠仍属官运官销。继而乾隆二十三年临桂等二十九州县也全部改归商办。就在这一年,李宜民取商名“李念德”承充临桂等埠盐务。自乾隆二十三年承充临桂等埠务后的三十余年间,李宜民因善经营,接手承充的盐埠越来越多,鹾务不断扩张,至乾隆末改埠归纲时,李宜民承充了包括桂林、平乐、梧州三府在内共计十五个盐埠,称临全总埠。“广西桂林府属临桂、兴安、灵川、阳朔、永宁、永福、义宁、全州、灌阳,平乐府属平乐、恭城、修仁、荔浦、昭平,梧州府属苍梧共十五埠,合柜通销,总名临全埠。”临全埠所辖盐埠分布于广西桂江流域,沿桂江水运航线皆可到达。

  掌领六柜运务 设立临全总埠

  嘉庆三年(1798)李宜民卒,年九十五。李宜民生子八人,李宜民故后临全埠业以祠产方式由八房共同管理,并沿用李念德商名。其后三、四、五、八等房先后退出,由次房李秉礼、六房李秉绶、七房李秉文接承埠业。从李宜民以幕客起家至第二代接办临全埠业,李氏家族成员已涉足举业,并成功入仕。其中,六房李秉绶官至工部都水司员外郎。李宜民第三代孙李宗瀚,仕途更盛,乾隆五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嘉道时期盐商李念德在两广盐务中表现尤为活跃,多次捐输军需、参与地方公务,与两广官府及朝廷关系密切。

  作为祠产的盐商李念德在嘉庆时期迎来了第二个经营高峰。时值两广改埠归纲,省河设立纲局,选局商十人总理两广盐务。李念德凭借运商实力,于嘉庆十一年以运商首领身份帮办局务。以李念德为首的六名运商入局,并逐渐接掌六柜运务实权,取代局商,成为六柜之总商。嘉庆十七年再行改纲归所,裁革局商,正式承认运商对省河六柜盐务的掌领。李念德以运商身份入局,掌领六柜运务,为其设立临全总埠奠定基础。道光初年有官员上奏疏称,李念德为两粤可靠之商,临全埠成为粤东引饷最重之埠,实其子孙接力承办之功。嘉道时期,盐商李念德积极捐输、代纳局商欠饷。据统计,乾隆十四年至咸丰十一年(1861)两广盐商的捐输,盐商李念德参与捐输累计7次,乾隆三十八年参与捐输金川用兵捐银20万,达8次,为捐输时间最长、捐银最多的两广盐商。

  道光十年(1830)以后,李念德商本渐形支绌,临全埠务举步维艰。道光二十四年李念德告退临全埠务,由潘仕成接办,以四十年为期。

  乾隆时期江西临川人李宜民举幕广西桂林府县,转以盐筴致富,落籍桂林、寓居梧州,其家族成为桂林地区之望族。李氏祖孙三代袭商名李念德,于乾嘉道时期经营广西桂江流域的盐埠,促成桂江流域临全总埠的设立,垄断临全埠业近半个世纪。李氏家族成员通过掌领六柜运务,为其设立临全总埠、河工,借助慈善与地方公务,为两广督抚、盐政等地方大员倚重,成为清乾隆至道光时期两广盐区叱咤风云之盐商翘楚。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