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膏药博物馆 庹福时尚膏药文化引领行业发展
2017-11-13 17:36:31 来源:国际在线创新频道 已浏览次

说起筹建博物馆,创建人——庹福集团董事长 庹朝彦,他是庹福师家膏药的第十四代传承人,这一技艺于2016年入选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各种原因,膏药一直不被认可,这让多年来想把这一技艺发扬光大的庹朝彦头疼不已。拥有200余年传承历史,只能背着“狗皮膏药”的名号被归为旁门左道,发展之路并不顺畅。但申报非遗却为庹福师家膏药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让“狗皮膏药”登上了大雅之堂,“膏药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
博物馆里膏药器具一应俱全 最长500多年历史
走进膏药博物馆,阵阵药香扑面而来。透过一面玻璃墙看到,膏药机器陈列有序,据介绍,这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制作膏药专用机器,它智能温控,自动搅拌,实现全封闭无污染标准化生产。

展馆中最先进的现代膏药生产设备
“以往人们印象中,膏药都是通过落后的工艺熬制而成,有脏乱差不好感觉,这些年,为了改变制作工艺,跑遍了中国,先后去了世界30多个国家,发现业内没有专业制作膏药的机器,后来引进了专业定制膏药的机器设备。”庹朝彦说道,展示机器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膏药的生产过程及工艺,融合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改变人们对膏药的刻板印象。
走上二楼,二个雕塑迎门而立,一位古代郎中正在给一位白发鬓鬓的患者把脉,体态丰腴,表情慈祥,栩栩如生,恍若真人。沿墙地面上摆放着各种制药器皿,有石头的、瓦罐的、陶瓷的、木制的,形态各异,源远流长。

馆内两座雕像栩栩如生
走进馆内,在古色古香的展示柜里整齐陈列着膏药基质、膏药辅料、膏药背衬材料、膏药器皿等,不仅如此,先人使用制作膏药的器材、称量设备和泛黄的古代膏药书籍都在展示之列。
几件古代医学器具引起了注意,戥子、听诊器、石头秤、碾槽、铜制盛药匙等一应俱全,其中几件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古代人制作的生活器具设计精美,做工考究,兼顾美观实用,清末民初的药盒外形古朴淡雅,更像是一件件艺术品。
为了科普中药知识,在博物馆二楼南面的墙壁立了一个古代中药柜,抽开抽屉里面放着各种中药,“这些都是按照药箱柜外面呈现的中药名放着相对应的中药,一共有400多种中草药,其中不乏名贵中药灵芝等,让游客来此,辨认一番,当一回现代‘李时珍’。”
改变国人刻板印象,发扬膏药中医药文化
膏药博物馆汇聚膏药精华,从药用植物的标本到膏药基质,从药材实物到膏药包装,让人目不暇接。灵芝、人参等草本植物被封印在相框中,构成一幅幅唯美的装饰画;各种液浸植物标本并列成排,充满视觉震撼,令参观者置身于神秘而优美的膏药植物王国。

博物馆二楼局部布局
庹朝彦介绍,膏药博物馆面积2000多平米,计划投资一千多万元,目前是一期工程试用展览,二期工程筹建中。一边通过收集各方意见,让博物馆设施及功能更加完备,一边和各旅行社洽谈达成合作意向,向游客普及膏药知识,宣传膏药文化。目前,也有国外中医药爱好者朋友们对膏药有浓厚的兴趣,对膏药博物馆的建立,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让更多的国外朋友认识中国膏药文化。
谈起创建膏药博物馆,庹朝彦讲话间隙的笑声透露着内心的喜悦。起初,由于人们对膏药的偏见,为了让经销商了解膏药,便想开办展馆,但随着文化经济日益复兴,有一次去广州市参观了中药博物馆后,便萌生了创建膏药博物馆的想法,不仅为膏药正名,还为了发扬膏药文化,让它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博物馆展出的古代熬制膏药的锅具
“以往,人们一提起膏药,第一印象又黑又脏,近些年由于行业鱼龙混杂,膏药被“黑”化。其实,膏药文化源远流长,发源于几千年前,人们日常说的狗皮膏药,就是将药物溶解或混合与半固体的膏中滩涂于狗皮裱背材料上,缺点是易残留。而现代的膏药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型的药物膏剂主要有凝胶膏剂、中药贴剂、化药透皮贴剂、电子理疗贴剂、多组复合贴剂等。”庹朝彦一边介绍,一边来到欧美膏药展示柜前,指着一张极像创可贴的膏药样本说,这是目前为止最先进的膏药,它是专业针对欧美国家市场人群生产定制的,贴上去非常舒适,表面看不到药物,携带方便,极其美观。公司结合中国传统膏药特性,正在研制亲水性高分子凝胶型膏药,很快就会上市。”
拥有全国合作加盟三千多家体验店,出口20多个国家
庹福集团在保持膏药特色前提下,坚持借助科技力量和时尚文化,不但创造出如庹福经络通静电理疗、筋骨、通络、透骨、电子,量子,抗氧化、防辐射等多品种复合贴,有整体调理和个性化精准治疗优势的高科技传统膏药,而且还针对当前人们方便舒适、高颜值等时尚需求,推出师家酸痛筋骨保健贴等系列“时尚膏药”,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接触膏药。

中国膏药展示
说起庹福师家膏药的来源,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师家祖先师盘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一位云游的郎中路过新郑龙王乡师家门口时,向师盘求水喝,师盘见银鬓老人气度不凡,便将他请进屋里。让座沏茶,还热情招待饭食。郎中见师家对他礼数有加,师家人看起来慈眉善目,言谈之间发现师盘本人勤奋好学又吃苦耐劳。路上还听闻其体恤救济周围百姓。便将此外科膏药秘方传授于师家。随后还赠一部秘而不传的《痈疽疖异方》,后来,师家经过不断的实践,无不见奇效,一时声明大噪。
经过数代的流传,因庹氏和师氏家族姻缘关系,师家膏药传承给第十四代传承人——庹朝彦,随着大健康产业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自2016年师家膏药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名录后,企业展览、展销、受邀合作等对外交流的机会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经济效益也明显增长。如今,庹福师家膏药已实现了生产、供应、销售、展览、旅游参观、中药种植、服务为一体的模式,拥有全国连锁加盟店3000多家,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借力“一带一路”等文化传播活动,庹福师家膏药出口东南亚、欧美20多个国家,获得广泛关注和传播,非遗产保护发展之路越走越顺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