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要让这门传统艺术永不失传

  11月11日下午,河西文化中心剧场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桂森,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有关古彩戏法的讲座。讲座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生动、有趣,不时引发现场观众爆发出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此次题为“解读中国古彩戏法”的讲座,由河西区文化馆主办,天津市演出公司承办。主讲人肖桂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彩戏法的传承人,曾多次受邀在央视《我要上春晚》《我爱满堂彩》,以及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北京卫视《传承者》、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鱼龙百戏》等节目中表演古彩戏法,向全国观众展示中国古典戏法的神奇与魅力。昨天的讲座中,肖桂森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古彩戏法的历史形成、发展,目前面临的传承方面的问题。以及他自己从8岁开始喜欢戏法,16岁拜师北派古典戏法大师王殿英学习戏法技艺的往事。

  说到传承问题,肖桂森说:“官方正式记载的古典戏法有2400年历史,经过我们的调查,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古典戏法的雏形。清代有一本名为《鹅幻汇编》的书,书中记载了三百多套古典戏法,流传至今仅剩下不到一百套,其余基本失传。”已经退休的肖桂森频繁的参加各类演出、活动,以及电视台录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古典戏法。这几年,传统艺术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知道古典戏法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好现象。”肖桂森介绍,从2010年开始,他收了王迎(王殿英嫡孙)、温博杰、周炜雄、陈梅为徒,还有许多学生都各有所长。他说,他专门成了了一个工作室,把戏法的视频、一些珍贵的演出服装和道具保存下来。“作为非遗传承人,我的使命就是让这门珍贵的传统艺术永不失传。”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