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体育休闲爱好
2017-11-13 09:25:41 来源:华夏五千年 已浏览次
虽然“体育”这一词语是外来的,但并不影响中国古代重视体能的事实的存在。体育在过去不被中国人重视,其实这是儒家理念给外界造成的一种误会。事实上,中国古人特别热爱运动,重视体能。不过,未能有古希腊那样,发明一种影响全球的运动会,确是遗憾。
在古代,不只民间喜欢运动,不少帝王也有体育休闲爱好,有的还是运动健将水平——
举重之王——秦武王嬴荡
秦武王(赢荡)
秦国后来能统一中国,与秦国多任国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秦武王便是其中的一位。史载,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超人,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这斗力就是举重,在古代也叫翘关、扛鼎,是中国古代军中最为流行的训练士兵体能的主要手段之一。
秦武王不只自己重视体育,对民间大力士也格外看重。凡是力气超人一等者,都会得到他的重用,招致身边,经常与他们一起比试比试。乌获和任鄙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便破例提拔重用。这就是《史记》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秦武王最后死在举鼎上,一次意外失手,鼎掉下来把他的右大腿砸断了,最后不治而死。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汉时期,举重也是民间强身的手段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便是扛鼎冠军,力大无比,一般人举不过他,至今在其故里宿迁市,最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还是“项羽扛鼎”。
足球皇帝——汉成帝刘骜
汉统宗 成帝刘骜
汉成帝是中国古代超荒淫皇帝中的一位,当了26年皇帝,最后在45岁时死于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的温柔乡中。除了好色,汉成帝对体育运动也十分喜爱。足球就是汉成帝的最爱,是中国古代一位名副其实的“足球皇帝”。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叫蹴鞠,这是中华始祖黄帝发明的。
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帝十六经·正乱》记载,黄帝在打败蚩尤后,活捉了他,对他处以极刑,“剥其皮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翦其发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蹴鞠,就是现代足球运动的雏形。
到了汉代,这项运动在开国皇帝刘邦的提倡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了一批足球皇帝,如汉武帝刘彻。最具代表性的是汉成帝,因其太爱玩,体能消耗太多,加上夜夜不忘与美女性交,臣子担心伤了“龙体”,劝他少踢球。他表示,哪有玩球不费力气的呢,如果有不费力气的玩法就献上来。后来,《战国策》、《别录》的编撰者刘向给他献了“弹球”的玩法,类似一种纸上足球。
围棋高手——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是中国历史上为数极少的高寿皇帝之一,活了86岁,在今天也算是高寿。萧衍能活那么大岁数,大概与其中年以后事佛戒色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自小重视体育煅炼。《梁书·武帝本纪》(卷1)记载,梁武帝“生而有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帝及长,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时流名辈咸推许焉。”
萧衍生下时,手心的纹路竟然是一个“武”字,这事真有点玄,但他“有文武才干”却是事实,其武术不凡,常人难敌。而萧衍最擅长的还有一手——围棋。
《南史·柳元景传》记载,“梁武帝好弈棋,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优劣,为《棋品》三卷,恽为第二焉。”这里的“恽”是柳恽,为柳元景的侄子,是当时的诗人,超一流的棋手,萧衍常与之对弈。棋逢对手,萧衍的水平可见一斑了。
马球皇帝——唐中宗李显
严母悍妻并蛮童 唐中宗李显(李哲)
李显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女皇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因为母亲的权力欲极强,在他当了皇帝不久,便被废了。武则天病死后,李显二度登基。李显显得很软弱,但却喜欢体育运动,如打马球、拔河比赛什么的,李显都感兴趣。李显擅长的是对抗性很强的马球运动,也是这项运动的热衷推广人,是位地道的马球皇帝。
马球,即古代的击球、打球,也称击鞠。所用球与蹴鞠所用之球相仿。《资治通鉴·唐纪·中宗》(卷209)记载:“上好击球,由是风俗相尚,驸马武崇训、杨慎浇洒油以筑球场。”
因为皇帝喜爱打马球,引导了当时的运动风俗,驸马武崇训、杨慎用沥青浇筑球场,方便打球,大概也是讨其所好。后来唐代李姓皇帝多喜欢马球运动,与李显的影响不无关系。
唐玄宗李隆基便是马球场上的常客,能算是当时的马球明星,因此还一度荒废了朝政。宋朝有位名叫李公麟的画家为此画了图画,有诗人题写了《题明皇打球图》:“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因马球比较危险,常有人在比赛中头颅被击碎身亡、因击鞠坠马死现象发生,有两位皇帝也因此升天,但马球虽然暴力,却未因此而受挫折。
唐灭亡后,马球仍受帝王们推崇,如宋太宗赵光义、明成祖朱棣,都是这项运动的健将。
棍术鼻祖——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
凡开国皇帝,体育成绩都是不错的,如前面说的萧衍,后面要说的元太祖。而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位运动健将。《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赵匡胤从小“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赵匡胤小时候很调皮,不只因玩马摔破了头,还喜欢赤手空拳与人打斗,武术是其特长,武术中的三十二势长拳便是赵匡胤的杰作。更为著名的绝活是少林功夫中的强项——棍法。
少林棍法为赵匡胤所创,他本密不示人,一次酒醉后说漏了嘴导致泄密,死后只好将秘笈传给了少林寺武僧。
在赵匡胤、赵光义两位皇帝的影响和提倡下,北宋民间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到了南宋还有不小影响。很可惜的是,爱好武术的赵姓宋朝,最后没能抵挡住蒙古人的骑射。
摔跤牛人——元太祖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太祖铁木真,即常说的成吉思汗。蒙古人向来重视体能,凡男子都会摔跤,不会两下子会被人耻笑。至今仍很热闹的那达慕大会上,还会有摔跤表演。射箭、骑马、摔跤是过去蒙古男人必须拥有的三种本领,铁木真便是这方面的健将,样样皆精。
在古代蒙古族人中,骑射是最基本的战斗手段,毛泽东“幽默”成吉思汗时称他“只识弯弓射大雕”,就是这历史背景。射箭是成吉思汗拿手好戏,摔跤也超强。
元朝在统一中国后,还曾专门设立了管理摔跤的机构,给摔跤冠军以物质奖励。而摔跤在中国也有久远的历史,远古时就有,其重量级人物便是被中华始祖黄帝打败的蚩尤。
梁朝任昉《述异记》称:秦汉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
这“角抵”就是中国最原始的摔跤运动,后来还演变出了另一体育项目——相扑。
投壶高手——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 章帝朱瞻基
“投壶”这个运动项目,现代不少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在中国古代相当流行。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礼记》中,便记载了“投壶”的玩法。简单说来,即是将箭投抛至酒壶内。起先是半礼仪活动,后来,这种活动在宴会上得到了推广,变成了一种体育娱乐活动。
由于投壶不需耗费太多的体能,受到了高贵者的欢迎,故而在上层贵族间颇流行。
与唐朝喜欢马球、宋朝崇尚武术相比,明朝不少皇帝在体育方面并无太多的特长,总体来说不明显,但玩投壶却是他们的一大喜好。
明宣宗朱瞻基便是投壶的高手,技术超人,因此被画家的眼睛捕捉到了,明画《明宣宗行乐图》中,便留下朱瞻基投壶的情景。
《金瓶梅》里,中国古代文学人物中第一等大淫棍西门庆,便擅长投壶,甚至往潘金莲的阴道里投。据考证,西门庆这一文学形象,影射的便是明武宗朱厚照。
射箭神手——清圣祖玄烨
玄烨
玄烨,即清朝的康熙皇帝。与现代人站在那儿射固定靶子不同,康熙的箭术可不简单,他是骑在马上射的,即谓骑射。古代射箭分骑射和步射两种,是过去中国军队中最原始最需要掌握的战斗技能。
可以说,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方面的神箭手,但以蒙古族、满族最具特色。在清代,射箭训练是八旗军的正常训练科目,每月要有六次训练。
在清帝王中,康熙的箭术是超一流的,在河北省易县境内有一座“三箭山”,海拔很高,有一次康熙经过时,举弓而射,连发三箭都射过了山顶,从那以后,此山易名三箭山。康熙的力气和武功过人,一生中,据说用弓箭和鸟枪,先后打死了153只老虎,此成绩非神手不可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