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筒瓦精美踏步 "栎市"陶文现身商鞅变法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在对秦栎阳城发掘时,发现一件迄今为止最大的筒瓦。

 

  据本次考古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介绍,考古队在此次发掘中陆续发现了大量的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其中的动物纹瓦当、槽型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的特征不仅与凤翔秦雍城遗址的同类遗物形制大体相近。

 

  “在3号城内的大型建筑基址中我们发现了长73厘米、直径为63厘米的巨型筒瓦,同时还出土了一些夔纹大瓦当的残片、空心砖踏步道等指标性的遗物遗迹,标志着这些夯土建筑应为战国时期秦王的宫殿。”刘瑞说。

 

  在考古队的库房中,记者见到了由多块残片拼接起来的巨型筒瓦,在这件筒瓦前,放置了一件之前在辽宁绥中碣石宫出土的已知“瓦当王”的影印件。对比发现,它们虽然纹饰相近,但规格上,还是栎阳新发现的尺寸要更大一些。

 

  在巨型筒瓦的发现地,秦栎阳城3号宫殿的西边界处,记者看到这里有大量的瓦砾堆积。刘瑞介绍,这种堆积方式应该是宫殿自然倒塌后,屋顶的瓦顺势倒下形成的。巨型筒瓦当时应该是扣在房顶的最高处,也就是整个建筑屋脊处。这个重要发现解释了大型瓦当在屋脊上摆放的位置和方向,很可能是放在大型宫殿屋脊的两侧。

 

  在发现巨型筒瓦不远的地方,考古队还发现了一处通向室外的砖质踏步。这种带有精美纹饰的空心砖铺成的踏步,即使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看上去依然十分精美。

 

  刘瑞说这种形制的踏步此前在杜陵寝殿中发现过,说明这种形制的踏步只有皇帝、皇后这种身份的人才能使用,因此这里出现这种等级的踏步,进一步说明了这里是秦国皇宫的宫殿建筑。

 

  此外考古队在3号城出土的器物残片上还发现了“栎阳”“宫”字样的陶文,确认了栎阳古城即是“商鞅变法”发生地的“秦都”。刘瑞介绍,除了上述陶文,考古队还在一些器物残片上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栎市”陶文,与文献中秦献公在栎阳“初行为市”进行经济改革的记载相符,是秦人最早的商品经济的实物发现。记者 张佳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