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维东:让高雅艺术走向大众,引领艺术消费!
2017-11-09 10:24:57 已浏览次
邓维东是个和时间赛跑的人。作为美术创作者、美术教育工作者、美术组织工作者,有太多的美术活动需要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又促使他孜孜不倦地全力以赴。尤其是当选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席以后,工作的涉及面就更大,更为繁忙,他的干劲更是十足。
就是凭着这样只争朝夕的实干精神,邓维东走出了一条充满辉煌的人生之路,尤其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上独树一帜,成就斐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画高雅艺术走向大众,促进中国艺术市场的良性循环。

邓维东先生
奋斗不息、广收博取,从兵团走向全国的山水画大家
邓维东是从新疆兵团走出来的画家,而今已成为名震全国的画苑巨擘。回顾他的整个从艺历程,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的身上有着一种奋斗不息的“兵团精神”。
上世纪70年代以知识青年的身份在石河子兵团农场做员工的时候,他就凭着抓紧一切业余时间读书学习,先是被抽调到连队做负责宣传工作的文教,继而又考取新疆第一师范(新疆师范大学的前身),80年代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不久又被派往西南师范大学参加为期一年的工笔人物画进修班,因学习刻苦努力,颇受西南师范大学领导的赏识,写信给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提出让他延长学习一年。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同意了西南师范大学的建议,但鉴于新疆花鸟画教师奇缺的现实,让他改学花鸟画。于是他又带着这份嘱托和期望专攻起了花鸟画。

邓维东花鸟画《秋光》
西南师范大学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得邓维东如鱼得水,更激发了他的奋斗精神。两年多的刻苦攻读,为他日后的教学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并没有以此为满足,90年代末期又入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班深造,才艺得到进一步升华。

邓维东坚持在写生中锤炼绘画技艺
刻苦学习,广收博取,造就了他出色的才华。他由新疆师范大学一个普通的美术老师成长为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又当选为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席,执掌起了新疆美术阵营的“帅印”。由于工作出色,2006年换届时得到新疆美术家的充分肯定,于是得以连任,继续入主新疆美术“帅府”,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再谱华章。而其个人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上的造诣也日益精深,全面开辟和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时空,铸就新时代中国山水画的一座高峰。
与时俱进,让高雅艺术走向市场,走向大众
邓维东是个文化艺术气质浓郁的人。
他挥毫泼墨,忘情投入;吟诗作画写散文,样样称得上是行家里手。
他用清秀的毛笔字书写、用线装书的形式装订的诗集、文集,颇有些古色古香的书卷气。他的散文那种带有古白话韵味的语言表达,读来是一种文笔美的享受。
但我们不要误认为他只是一个忘情书画、不谙时事的画家,事实上,他胸怀大局,注重发展,是个与时俱进的人。

邓维东反映新疆建设成就的山水画《天山独库公路》
前述他担任新疆美协主席以来,审时度势,对于推出作品与人才高度重视,既抓精英创作,又抓群众文化,已可见一斑了。同时,在当今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艺术产业逐渐兴盛之时,邓维东在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17年6月28日,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与邓维东出席“风情丝路 彩墨香江——香港回归20周年当代名家作品展”。
一是与某咖啡店合作,在店中轮流举行画家的小型个展,既提高了咖啡店的文化品位,也为艺术品走向大众和画家销售作品提供了一个平台。
另一个就是与某艺术馆的合作。该艺术馆是民营企业开办的集展览、收藏与销售美术作品为一体的艺术馆,与新疆美协签订了合作协议,其所有机制由美协管理,所有展览都要有美协审核,但又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经济效益分成。艺术馆有了美协的参与管理,作品展览的质量得到了把关,提升了自身的形象;而美协借助艺术馆的场地,推出优秀作品,强化与内地美术界的交流。这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这种合作机制在全国各地美协中是个先例。
邓维东为搭建画家和大众平台的不懈努力和创新性探索,卓有成效地把中国画高雅艺术推向市场与大众,创造了多种艺术与商业合作机制、画家与大众交流方式,对于中国艺术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的开拓性意义。
坚守审美理想,以高雅品味引领艺术消费
但对艺术品走向市场,邓维东是有尺度的。他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力求作品高品位,雅俗共赏,以高雅的情趣引领艺术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向钱看”,一味地去迎合世俗。最近有三家民营企业所办美术馆要和美协合作,美协都没有答应。邓维东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持艺术品位。他认为,艺术是精神产品,首先要有益于人民。

邓维东山水画《天山云海图》
邓维东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和专家型的领导。学者的知识储备,让他的画富有诗情画意,具有厚重感。专家的实践积累,让他的领导工作得心应手,组织到位。出色的才华加神圣的使命感,成就了他的事业。
在他的组织引导和广大美术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山水画能够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乘势而上,取得新的辉煌,使这门传承两千年的中华传统高雅艺术真正走向全国,走向大众,引领当代人的审美艺术情趣,不断满足大众在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