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宋朝的国家福利机构
前段时间,看了几本南宋时编撰的方志——《咸淳临安志》、《景定建康志》、《淳熙三山志》、《嘉泰吴兴志》、《嘉定赤城志》、《宝庆四明志》与《咸淳毗陵志》,这些南宋方志都收录有宋代当地的“官廨”以及其他公共部门。在这些政府部门中,我觉得有一类特别值得拿出来说一说。
《咸淳临安志》收录的这类公共部门有:慈幼局、施药局、养济院、漏泽园。
《景定建康志》收录的这类公共部门有:惠民局、居养院、安乐庐(二所)、慈幼庄、实济院、及幼局。
《淳熙三山志》收录的福这类公共部门有:居养院、安济坊。
《嘉泰吴兴志》收录的这类公共部门有:熟药局、太平惠民局、安济坊、养济院、利济院、散收养遗弃小儿钱米所。
《嘉定赤城志》收录的这类公共部门有:养济院、安济坊、漏泽园。
《宝庆四明志》收录的这类公共部门有:和剂药局、养济院、安济坊、漏泽园。
《咸淳毗陵志》收录的这类公共部门有:惠民药局、养济院、慈幼庄、漏泽园。
这里我们看到的慈幼局、慈幼庄、及幼局、居养院、实济院、养济院、施药局、惠民局、安乐庐、安济坊、漏泽园,等等,就是宋朝创立的公共救济机构,或者说,是宋朝的国家福利机构。
具体点说,慈幼局、慈幼庄、及幼局是儿童福利机构,负责收养弃婴与孤儿,比如南宋末建康府的及幼局,为收养的弃婴雇佣奶妈,每名奶妈每月支付报酬6贯钱(第十八界会子,下同),5斗大米;居民如果愿意领养一名弃婴,及幼局将给予抱养钱4贯钱,大米5斗;然后每月资助钱2贯、米3斗,直至孩子七岁为止。
居养院、实济院、养济院则是福利养老院,主要收养孤寡、贫困老人,如建康府的实济院,收养了100名“无告之民”,每人每月发放基本生活补贴:6斗米、15贯盐菜钱、5贯柴钱。
施药局、惠民局属于官营大药店,通常以低于市场价的价钱出售药品,或免费向贫病之人施药,如建康府的惠民药局,“四铺发药,应济军民,收本钱不取息”。
安乐庐与安济坊均为福利医院,前者收治“行旅在途”、不幸得病的客人,后者收治本地的“疾病之无归者”。
漏泽园则是福利公墓,主要收葬生前孤苦无依的逝者。临安府的每一处漏泽园,均置有图籍,登记所收葬之人的档案资料;设有祭奠之所,“听亲属祭飨”;聘请僧人二名管理漏泽园,每月给钱五贯,米一石,每收葬满二百人,则申朝廷请赐紫衣。
我们可以发现,宋朝政府设立的这些福利机构,涵盖了对穷苦人口生老病死的救济。宋朝之后的元明清时期,尽管各地还保留了一部分宋人始创的福利机构,但规模已经远不如宋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