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收藏误区解析

  随着玉石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和田玉越来越受到广大玉石爱好者的青睐,无论是原料(籽玉),还是各种雕件,都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宠儿,不过以下几种情况应当引起广大爱好者的关注。

  误区:重古不重今

  古代的玉器,因为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研究价值,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追捧的对象,也无疑是玉器收藏品种的矫矫者。

  清代是我国玉器发展史中的第三个高潮,由于乾隆帝酷爱和田玉,因此使清代的玉器加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创造了中国玉器发展史第三次高潮的最高水平,从中国玉器的继承发展的意义上讲,清代玉器功不可没,也是玉器工艺发展的典范,但是玉器的价值衡量在很大程度上是重料、重工,因为一块上乘的原料是很难寻觅到的,而一个雕琢大师也是千里选一才产生的,二者的结合造就了完美,也产生了价值。

  赵汝珍先生在他的名著“古玩指南”一书中对玉器的价值有很详细的表述,乾隆当朝一个干白底没有翠的翡翠搬指绝对没有当今一个水种满色的翡翠搬指价值高,同样乾隆当朝的一个青玉搬指也绝对没有当今一个枣红皮羊脂玉的搬指价值高,玉器与某些艺术品有所不同,玉器的价值原料占很大因素,某些艺术品原料价值低艺术附加值高,对玉器而言万万不可认为是古的就值钱,好料好工、具有代表性、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的古玉器真值钱,反之真不值钱。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