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珍品的保护
2017-11-07 10:20: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已浏览次
我国牙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就曾发掘出精美的牙雕制品。商代以后,考古出土的象牙雕刻和象牙制品,更是层出不穷。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在北京建都,帝王们也都把象牙列为皇家供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专门为皇宫制作象牙制品的机构。至于清代乃是我国象牙雕刻的鼎盛时期,以康、雍、乾三朝尤为突出。到了清末,随着国力的衰微,以前为宫廷制作奢侈品的牙雕艺人纷纷流入民间,使牙雕艺术逐渐在民间发展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荟萃着我国著名牙雕艺人的北京,继承传统,雕刻艺术又焕发出新的活力。牙雕作品几十年兴盛不衰,使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如现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跃进龙舟》牙雕是北京象牙雕刻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由著名牙雕老艺人崔长轩、老技工孙宝元等33人集体设计创作的,并刻有郭沫若题字“乘风破浪”。牙雕长152厘米、高76厘米,重132.5公斤,历时8个月于1959年7月完工。牙雕以“跃进龙舟”为主题,舟身用整根象牙雕成,上有三层楼阁和大纛。一层为各民族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二层为小放牛、手鼓舞和刘海戏金蟾等民间舞蹈;三层为少先队员放气球,共69名栩栩如生的人物。龙口衔珠即“龙戏珠”,整体气势磅礴,局部雕刻细腻,堪称牙雕史上的巨制和佳作。
象牙是由无机物(磷酸钙、碳酸盐、氟化物)和有机物(骨蛋白、油脂)组成,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颜色有白、黄、浅色等。硬度为1.5,比重在1.7——1.9,具有较高的韧性。象牙质地脆,多孔,具有吸湿性,对温度和湿度变化较敏感,温度不稳定会发生热胀冷缩,易引起变形、龟裂、掉片,湿度不稳定会造成失水吸水,引起缩胀。象牙质地适宜偏潮湿的环境,干燥易发生干裂,但太潮湿又易发生霉变。一般要求温度在15℃——25℃,湿度在55%——65%.由于象牙孔隙多、颜色淡,容易被污染,产生变黄或变黑的现象。特别是在光的作用下易发生化学变化,使之失去天然色彩。尤其是紫外线破坏性最大,会使牙角分解损坏,红外线、可见光会引起温度急剧升高。所以,象牙类文物在展出时光照要控制在50——150勒克司范围之内。在库内保藏时,要防止冲击、挤压、水浸、酸碱等严重伤害。对于那些极其脆弱的象牙,要采用传统的方法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制作囊盒并配备专柜妥善放置。
如果象牙表面沾染灰尘、霉斑,要及时清除。一般可用柠檬酸或弱草酸的稀溶液(蒸馏水)清洗,然后再用稀氨水中和残留的稀酸,最后用蒸馏水冲净,用洁净的干布轻轻擦干,置于阴凉处干燥,切忌用加热、日晒的方法快速干燥。
如果象牙表面沾染油迹,则采用清洗方法为好。用湿法清洗时,可在水中加入中性表面活性剂,或用肥皂水清洗。清洗速度要快,然后尽快将其擦干。对于朽坏的象牙,尤其是外皮已被腐蚀,并有裂纹的情况,清洗时不要用毛巾擦干,而要用95%酒精浸泡数次,然后用吸水纸吸干。以免引起象牙的翘曲或开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