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壹号杯”书画大赛落幕

        11月5日,“紫薇壹号杯”安阳市首届青少年书画大赛颁奖典礼在安阳市实验中学礼堂圆满结束,为持续十个月的书画大赛画上了圆满句号。本次大赛共有621幅作品获得名次奖、71幅作品获得网络最佳人气奖、39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14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紫薇壹号杯”书画大赛落幕 看看奖落谁家

 

向网络最佳人气奖获奖者颁奖

 

“紫薇壹号杯”书画大赛落幕 看看奖落谁家

 

参赛选手在聚精会神听讲座

 

        11月5日,“紫薇壹号杯”安阳市首届青少年书画大赛颁奖典礼在安阳市实验中学礼堂圆满结束,为持续十个月的书画大赛画上了圆满句号。本次大赛共有621幅作品获得名次奖、71幅作品获得网络最佳人气奖、39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14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安阳市文联主席李建学,安阳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剑波,安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朱中林,安阳市美协主席刘本海,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颜涛,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阳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刘幸福,河南紫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轩等出席颁奖典礼。

 

        报业集团搭平台 名家点评赞赏多


       “紫薇壹号杯”安阳市首届青少年书画大赛颁奖典礼在市实验中学礼堂举行,本次大赛由安阳市教育局、共青团安阳市委员会、安阳市文联、安阳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在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大赛评审工作圆满结束。大赛邀请市书协、市美协、市硬笔书协、市教育部门专家进行多次评审,此次书画大赛成为我市近年规模最大的一次赛事。

 

        此次书画大赛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市142所中小学校、书画培训机构参加,收到书画作品6630件。大赛设小学组、初中组与高中组,参赛项目分书法类、美术类两类。

 

        活动当天,安阳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剑波在颁奖典礼的发言中表示,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是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有效途径,安阳作为中国书法名城,习书作画,研丹泼墨,已经成为很多人文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感于此,安阳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文联组织了这次青少年书画大赛,正是希望发挥安阳日报报业集团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传播优势、市教育局的组织优势、市文联的书画专业优势,为青少年搭建一个展示才华和自我风采的舞台,为弘扬我市的书画文化、激发青少年的书画创作潜能、寻找和发掘优秀的青少年书画人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本次书画大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市青少年艺术教育的方法、方向的探索是成功的。在我看来,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青少年艺术交流的盛会,对于很多获奖的学生来说,更是他们艺术生涯的光辉起点,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李剑波说。

 

        颁奖典礼现场,我市书画艺术名家也纷纷对本次大赛成功举办给予赞赏。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颜涛表示:“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委之一,我感触很深,书法有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同学们以书言志,书写水平也很高,显示了我市作为书画名城人才辈出、后继有人的喜人局面。”

 

        安阳市美协主席刘本海表示:“美术有国画、水粉画、板画、素描等。从参赛作品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骄人的成绩,从作品中也折射出孩子们对书画艺术的热爱,对传统笔墨的颂悟和传承。真心希望借助本次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市书画艺术教育的发展。”

 

“紫薇壹号杯”书画大赛落幕 看看奖落谁家

 

        书画大赛颁奖典礼现场

 

        组织严谨影响力大 评选严格公开公平


        记者从大赛组委会了解到,本次大赛有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种类多样、题材丰富、组织严谨、评选规范等特点。

 

        今年4月,大赛组委会组织我市书画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认真初评,选出2134幅作品进入复赛。5月10日开始,进入复赛的作品在《安阳晚报》和安阳晚报微信公众号、安阳晚报教育周刊微信公众号上展示。7月15日至7月29日开始进入复评第一阶段读者评选,投票页面访问量达到334.6万人次,91.2万人投票,社会影响力较大。8月初,由我市20余名书画专家组成的评委团,对进入复赛的作品进行严格评审,近700幅作品获得大赛名次奖。

 

        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检验选手的实际水平与寄送的参赛作品是否相符,防止代笔,确保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大赛组委会组织书法、美术三等奖以上的作者于8月17日和9月9日分别在安阳桥小学、建安小学进行现场确认考试。9月20日至22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终审评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通过专家初评、读者评选、专家复评、现场确认、专家终评五个阶段严格评选,我市首届青少年书画大赛组委会最终评定621幅作品获得名次奖、71幅作品获得网络最佳人气奖、39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14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紫薇壹号杯”书画大赛落幕 看看奖落谁家

 

颁奖典礼现场领取获奖证书

 

        孩子家长热情高 获奖选手再接再厉

 

        早在颁奖典礼开始一个多小时前,现场签到处已经站满了家长和孩子。其中,本次大赛获奖选手三官庙小学的刘畅一家,也带着不满一岁的弟弟来到了现场。刘畅的父亲笑着告诉记者:“姐姐硬笔书法拿了奖,今天就带弟弟来感受一下艺术气氛。”

 

        来自梅东路小学5年级的郭议鸽获得本次小学美术组一等奖,她参赛的作品是《高铁住我家》。郭仪鸽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画画,有一次路过一个美术培训班门口看到展示出来的学生作品中有一幅开屏的孔雀十分美丽,当时她就下定决心要学好美术。“我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没想到就拿了奖,真的很开心。”郭仪鸽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高铁住我家》这幅作品,是因为我希望安阳的高铁能通往任何城市,这样去哪里都方便了。”郭仪鸽说,这几年安阳有了高铁,大大缩短了外出的时间,为此她也有了充裕的时间和机会去旅游,她坐着高铁去过北京看天安门,去过武汉看长江大桥,去过西安看兵马俑,她还想去更多的地方,也希望外地的小朋友坐上高铁来安阳。

 

        “我叫袁旭东,今年9岁了,我画的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大门,我在参观殷墟时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我为自己是安阳人感到骄傲和自豪。所以参加比赛,我一定要画出一幅能展示安阳元素的作品,我最终获得了三等奖,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画画技能,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奖学生袁旭东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

 

        “我的作品是一幅楷书,内容是古诗词。”今年9岁的程李媛学习楷书时间不长,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评选过程中,许多评委对年龄尚小的孩子能写出如此工整、完整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高中组的徐玉叶说:“我来自市第三十八中,我的作品是一幅隶书,我是书法特长生,参加比赛让我学到很多知识,对将来高考很有帮助。”

 

        文联主席现场互动 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我想现场提问学生,在大家心目中,传统文化都有哪些?”市文联主席李建学在颁奖仪式结束后,为获奖的指导老师、同学们以及家长朋友,带来了一场生动的书法知识讲座,并与现场的同学们进行互动。到了提问环节,李建学让同学们说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时,在座的很多学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积极踊跃发言。

 

        “中华传统文化有武术、剪纸、春联。”一名同学举手示意后,站起来大胆发言。

 

        “我知道,传统文化还有古诗词,我这次写的毛笔作品就是古诗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获奖的小选手在众人面前背诵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

 

        “书法和国画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名获奖学生的话一语中的,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对了,学生们说的都很好。”李建学对同学们的回答给予了肯定,他说,书法、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座的同学们在书法、美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更应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尽一份力。

 

        李建学说,安阳市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城”,到明年正好是十周年。而且,安阳市是文字之根,是甲骨文的故乡,中国文字博物馆也在安阳,我们安阳也是美术大市,作为安阳市民,在书法、美术方面有所作为责无旁贷。通过此次大赛的结果来看,学生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样的结果令人欣喜和欣慰。李建学也勉励在场的学生,首先要处理好学业与兴趣的关系,学业是首要任务,在学业上取得进步的同时,也要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戒骄戒躁,此次获奖的学生不能因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要持之以恒继续学习;合理运用时间和资源,坚定信心,深入学习,最终会有所成就。“此次大赛从发起、组织到评审,像这样大规模、参与人数之多、作品质量优的大赛,近两年来说是第一次,这源于主办方、教育系统参赛人员、市文联对此次活动的重视、关注和支持。”李建学表示,市文联还将在此次大赛的基础上,择优选拔一些书法、美术方面的人才,举办多期培训班,让一些可塑之才崭露头角,相信未来的书画大家中一定会有今天取得成绩的学生。

责任编辑:木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