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瑟尔服饰再现 中丝博“丝路之夜”落幕
裙摆大而华丽、舞蹈优雅而快速,一对对男女舞伴踏着轻快的乐曲翩然起舞……如此场面宏大、着装艳丽华美的18世纪、19世纪宫廷舞会,想必你只在电影或是芭蕾舞剧中见过,昨晚,它来到了西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
11月4日晚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银瀚厅内琴声悠扬、高朋满座,配合“荣归锦上:1700年以来法国丝绸”展览的法国古典服饰主题之夜——“巴瑟尔之夜”在这里华丽启幕。影片《绝代艳后》中欣赏18世纪和19世纪的宫廷服饰之美、小提琴二重奏演绎名曲,还有浙江音乐学院带来的优雅的欧洲宫廷舞……现场高潮迭起。
“巴瑟尔”是当晚的主题。什么是“巴瑟尔”?“巴瑟尔”又有什么特色?
来自东华大学和北京服装学院的老师在现场带来精彩的专题讲座。
“巴瑟尔”原指19世纪后半叶出现的一种裙撑样式。其形制特征是强调后部骨架的塑造,从而起到增强服饰臀部体积的作用。巴瑟尔裙一般由巴瑟尔裙撑、衬裙和表裙三部分组成。巴瑟尔裙所采用的织物面料、色彩、图案和装饰手法均显得比较华丽和丰富。褶间、镶滚、流苏、悬褶、花边,装饰带或结、面料的层层叠加或披挂等设计手法,均一一在巴瑟尔裙上得到充分表达。西方服装史将巴瑟尔裙撑流行的19世纪70至90年代称为巴瑟尔时期。巴瑟尔女装作为欧洲的流行服饰,颇具时代特征。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小说《包法利夫人》中就非常精彩地描写过这种裙子。
那么,“巴瑟尔”风格的裙子到底长啥样呢?
巴瑟尔服饰的复原成为这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来自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的万芳带着她的研究团队在现场带来了复原后的18、19世纪的西洋服饰,有贵妇装,也有爵士装,一场穿越历史的别样时装走秀和宫廷舞会也把活动带向了高潮。巴瑟尔风的裙撑,18、19世纪的宫廷服饰,高高的白色假发……伴随着悠扬的舞曲,也把今年的“丝路之夜”带入了尾声。
馆长赵丰表示,丝路之夜从去年博物馆改扩建之后举办至今,从去年的意大利之夜、正仓院之夜等到今年的中东欧之夜、蕾丝之夜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领略了丝绸之路沿途的风光,也领略了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跨文明对话的魅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