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庆春门与艮山门:那些潮鸣老城墙的记忆
杭州自隋建制,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在这千余年间,杭州经历了四次建城,第一次是隋代杨素,第二次是五代钱镠,第三次是南宋高宗,第四次是元末张士诚。
杭州修建城墙达到顶峰,是在赵构到杭州建立南宋王朝的时候。当时的赵构为了抵御金兵入侵,大规模修建城墙,皇宫也直接在过去朝代的皇宫遗址上进行修筑,那时候整个皇宫内城只有三个城门:和宁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南宋亡后,元朝明文规定禁止修建城墙,杭州的21座城墙毁坏了很多。到了元代末年,军阀张士诚占领了杭州,更换和废除了一些城门,杭州的城门变成了13座,包括清波门、艮山门、庆春门等。
自明朝起,杭州城门名称又有了更改: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候潮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这7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改为了凤山门;余杭门改称武林门,因关外有“北关夜市”,也被称为北关门;永昌门因在附近有草桥,也被称为草桥门,后因“永昌”为李自成号,此处又是观赏钱江潮的佳地,故改称“望江门”。改名后的这几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如今,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杭州十门”。
然而岁月沧桑,风刀霜剑,曾经的城郭已随岁月的流逝化为乌有,逶迤的城垣也已难觅萍踪,只能从泛黄的典籍中找到蛛丝马迹。
1994年,市委、市政府在明清杭州十座城楼遗址,竖立了10块古城门碑,让游人和杭州市民参观、凭吊,重温杭州的历史文化,其中庆春门、艮山门这两座古城门就落座于下城区潮鸣街道。
庆春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为杭州古代东城门之一。原名东青门,因门外有菜市,又称菜市门。南宋末,元兵进占杭州,门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往东拓展三里,新门近太平桥,改称太平门。明时始名庆春。门内庆春街,历来为繁华街道之一。门外弥望皆圃,菜农运菜进城,担粪出城,均经由此门,故有民谣“太平门外粪担儿”。 为使后人明了城池变迁,于故址立碑志念。
庆春门于2006年年底开工重建,2007年2月初全部建成,整体建筑以杭州清代古城墙为原型,城墙全长66米、宽5.4米、高6.65米,两端为残墙,城墙中间建有城门,城墙顶上还建有一个按南宋城楼仿建的歇山顶式全木结构城楼。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古城墙陈列馆就位于杭城十大古城门之一的古庆春门遗址上,是杭州在城市改造“五纵六路”建设过程的一个产物,于2006年年底开工兴建,2008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陈列馆全长不过66米,宽12米, 高6.6米,共分为两层,内有南宋城墙考古遗址、古城门故事木雕壁画、文物展示台等展示和陈列,蕴藏着超过1400年的老杭州历史。
而艮山门是杭城古代的东北门,五代吴越时筑罗城,为十城门之一的保德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移门址于菜市河西,改名艮山门(《易》:“艮”为“北”,艮山,为城北之小山。汴京有“艮岳”,南宋取名艮山,有故国之思)。门内有顺应桥,俗称坝子桥,故而也名坝子门。南宋末,元兵进占杭城,门毁。至正十九年将城外展三里,在保德国门故址得建艮山门。
艮山门一带,宋元以来个体丝织与机纺作坊遍布,机杼之声,比户相闻,为驰名中外的“杭纺”主要产地,故有“坝子门外丝篮儿”的民谣。艮山门于民国初期因筑路拆除。为使后人明了城池变迁,于故址立碑志念。
城墙是属于这座城市的,那些关于潮鸣老城墙的记忆,始终是潮鸣人的一份成长印记,不可或缺,自有色彩。通讯员 金园甫 温艺华 记者 陈友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