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百廿年师生校友书画:从竺可桢郁达夫手迹看到夏承焘花鸟

         “翰墨求是”——浙江大学百廿书画作品展今天( 11月2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出自浙江大学建校以来与学校有血缘关联的书画名家们的作品与广大师生、校友创作的书画共190余幅,展现学校百廿办学历史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展览展出包括竺可桢、郁达夫、马一浮、常书鸿、沈尹默、马叙伦、丰子恺、陈之佛、沙孟海、陆维钊、王蘧常等名人名作,呈现了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的综合性大学书画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


         浙江美术馆展出现场


         展出现场

 


竺可桢 行书《致方俊函》 纸本

         浙江大学120年的办学历程中,名家荟萃。马一浮、常书鸿、沈尹默、马叙伦、丰子恺、陈之佛、沙孟海、陆维钊、王蘧常、吴冠中等书画领域的大家都曾在浙大任教或求学。他们精研艺术、守卫文化、爱国奉献的事迹至今仍广为传颂。师生校友中也有大批书画爱好者,流连山水墨海之间,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极大丰富了学校的艺术珍藏,厚植了文化土壤。今年 4月,“翰墨求是”——浙江大学双甲子书画展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此次在杭展览不仅涵盖了北京展的书画作品,还会增加一些历史资料如吴冠中、常书鸿、陈之佛等在浙大的学籍卡,照片史料等。

 



马公愚致黄宾虹尺牍及信封

         此次书画展共展出190余幅作品,分为“大道合一”与“海纳江河”两部分。“大道合一”名家荟萃,马叙伦、苏步青、王淦昌、吴冠中等50余位曾在浙大就读或任教过的名家的书画作品虽经岁月洗礼,依然历久弥新。其中,有出自浙大老校长竺可桢之手的行书《信笺手稿》;在浙大求学过的作家郁达夫的行书《春风暮雨联》;国学大师、浙大校歌词作者马一浮的隶书《广学独谣联》;沙孟海的行书毛泽东古诗作品《毛泽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作于抗日战争时浙大西迁路上的吴鼎昌行书《甲申元旦试笔》,有出自爱国名将蒋百里之手的草书《临王羲之帖》,陈之佛的花鸟《鹌鹑图》,丰子恺的漫画《把酒话桑麻图》,夏承焘的花鸟《梅花图》,陈植的花鸟《古松》扇面,以及常书鸿临摹的敦煌壁画《飞天遨四海,桃李遍五洲》等。

 


马一浮 隶书《广学独谣联》纸本

         “海纳江河”收集了数十位近年来在浙大工作、学习的教师、学生及校友如路甬祥、张浚生、潘云鹤、张曦、卜凡孝、郑强、陈振濂、池长庆、杜高杰等人的数十幅书画作品。此次展览除浙江大学前身的晚清民初作品,主要是浙江大学及以后时期理工农医商法等师生的业余书画之作,展示了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的综合性大学书画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

 


沙孟海 行书《毛泽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纸本

 

         浙江大学师生以人文和科技的学问为专业,但业余常“游于艺”,艺术因人文而升华,科技因艺术而创新,书画艺术人才层出不穷,成功例证很多。如陆维钊,先师从竺可桢攻读气象地理,后任王国维的助教,又协助叶恭绰编纂《全清词钞》,1945年任教浙江大学龙泉分校中文系,讲授古典文学,业余研习书画,成就卓著,独创融合篆隶的“蜾扁体”。1960年(62岁)应潘天寿院长之请,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任中国画系副教授,负责筹办我国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又如国立浙江大学学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入化学系学习,后受理论物理学家束星北、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影响转习物理,赴美深造后,受清朝新安画派代表人物弘仁山水画的启发,1956年与杨振宁一道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科学与艺术》一文中写到“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陆维钊 隶书《贾至诗送李侍郎赴常州》纸本

         此次展览的作品有不少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以及浙江美术馆,为书画精品,展期持续至11月12日。
责任编辑:木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