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艺术家的特质
2017-11-03 08:38:06 作者:付晓东 来源:当代艺术 已浏览次
对艺术的鉴赏角度是什么?
即便访问过很多工作室,还是不能说谁是青年艺术家“之最”。艺术大奖的空缺,是一个准确的结果。作为一个观察者,只能给出事实的呈现,并非一个决定或判断。作为一个研究者,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的客观事实。我更喜欢不被理解、没被开发的审美经验。如果艺术家能够跳脱我的知识系统,越过我对艺术的理解之外,无疑值得关注。
德勒兹在《什么是哲学》中认为,哲学是对概念的创造。用视觉图像对世界进行描述,提出新思考,艺术就与哲学一样。好的艺术能够创造出新的视觉经验,提出新的理念,有对以往观念有所挑战,艺术形式上的探索,语言上的推进,甚至突破艺术边界的尝试……,创造力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建构在艺术史的框架之上,推进才是有效的创造。只有技法上的熟练没什么意义,永远无法成为划时代的“大师”。
当代的年轻艺术家具有怎样的气息?
一、巴塔耶的理论与“死亡美学”。将巴洛克、死亡、性感和神圣结合到一起的混杂美感。黄然、史金淞都是这个趣味的代表,这种美学受到欧洲基督教压抑已久的异教文化的大众化泛滥的影响,比如 LADY GAGA 的走红,是青年文化区别与以往的断裂性现象。
二、帝国的反抗。青年艺术家反抗“商业帝国”和“政治帝国”的实践,是一种无权者的反抗。艺术不再是美术馆里的陈列物,而是将艺术事件嵌入到媒介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这两年比较火热的“自我组织”群体。商业帝国的反抗,则是进入其内部系统而令其崩溃。
三、日常体验性。年轻艺术家厌倦了大资本、大制作的国际化风格,把日常生活和感觉经验转化成作品,一个被忽视的垃圾场景经过诗意的转换,从另一个世界观和价值观去体验,从而使日常平庸生活的体验升华。艺术家作为一个普通人身体力行的感受传达,给观众以切肤之感。
四、玩乐主义。一种在视觉上尽量做得轻松,彩色,让人充满愉悦之感,注重视觉愉悦和感官享乐;另一种回到内心的沉静和修炼,回到东方禅学和传统文人的自我超脱。在视觉上也有完全不一样的视觉经验。
五、新的性别意识。同性恋文化和女性主义发展产生对“男色审美”的知觉,以及“正妹文化”。对男性身体和气质的关注,成为新的美感对象。
市场的好坏对于评价一个艺术家占多大比重?
市场对我不会有什么影响。艺术价值是客观的,价格只对外行有影响。最畅销的作品总是非常像照片的唯美而忧郁的作品。归根结底,当代艺术骨子里还是精英文化,是需要有更多闲暇时间去教养的文化阶层,需要懂得艺术史,有一定阅读,并有精神追求的一类人,才能懂得如何欣赏当代艺术。
这与电影一样,导演为了迎合大众,照顾票房,拍娱乐电影,也总有搞实验电影的前卫的导演,忠实于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做电影探索。艺术创作是更加个人化的事,更容易操作,有可能产生推动人类文明和艺术史向前发展的动力。也许这个时代的大师,我们还没有人认识他呢。
真正引领时代的永远是个人化的品味,如果有能力把个人的想法变成现实,而且足够准确,足够充分,“蝴蝶效应”也可能影响世界。这种个人化偏执的存在,非常敏感而微小,甚至不可能被大多数人在当下所认同。这个划时代的起点,也许在你我目前能看到和理解的所有东西之外。
真正引领时代的事物永远是个人化的品味,如果有能力把个人的想法变成现实而且足够准确,就可能影响世界。这种个人化偏执的存在非常敏感而微小,甚至不可能被大多数人在当下所认同,这个划时代的东西也许在你我目前看到的所有东西之外。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