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历史上最大规模师生校友书画展

  难得一见!不容错过!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今年4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的“翰墨求是”——浙江大学双甲子书画展展览展出了求是书院以来浙江大学120年历史名家和广大师生校友的精心创作生动讲述了浙江大学百廿的书画情结、

  百廿的文化积淀、百廿的荣光梦想。

  没能去北京看到觉得遗憾?现在这场展览来到咱们杭州家门口啦。

  先在这里给大家火爆个料,这次在杭州举办的浙江大学双甲子书画展不仅涵盖了北京展的书画作品还会增加一些历史资料。比如:吴冠中、常书鸿、陈之佛等在浙大的学籍卡也有一些难得的照片等先来几幅作品让大家过过瘾。

  浙江大学历来重视艺术教育,历史上有不少书画大师在浙大任教或求学,如马一浮、王蘧常、沈尹默、马叙伦、丰子恺、沙孟海、陆维钊、陈之佛、常书鸿、吴冠中等;校友中也有大批书画爱好者,常年秉持求是理念,流连笔山墨海之间,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与此同时,浙江大学艺术教育不断发展,书画氛围日益浓厚。在专业美术教育方面,针对本科学生,浙江大学艺术系提出“先学后术”的教育理念,针对硕士,博士学生,提出“近代中国绘画史学史”研究课题及“西泠印社社史研究”课题。并利用综合性大学学术优势,利用人文艺术与高科技手段研究近代鉴定收藏史,出版《浙江大学美术文集》《西泠印社百年史料长编》等学术著作;在非专业美术教育方面,浙江大学近年来连续获得全国第三届、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学常年致力于优秀书画作品的保护、保存和艺术推广,借助综合型大学的人才、科研等优势,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如编纂出版《宋画全集》,是对宋代文化艺术的一次大规模专题性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宋画整理汇编的历史空白,开创了中国绘画历史大型断代集成的先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又如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文物保护中,与敦煌研究院共建敦煌石窟壁画数字资源库和文化遗产数字保护技术联合实验室,努力为人类永久地保存敦煌壁画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再如开设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西泠印社与江南士大夫文化》,推广普及篆刻文化。

  120年光辉岁月,浙江大学秉持着“求是创新”的校训,构建起一方文化高地。钟灵毓秀,人文荟萃。

  11月2日,请你锁定浙江美术馆“翰墨求是——浙江大学百廿书画作品展”。不见不散!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