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玉的时候 这样做可以捡漏

       在收藏领域中,对藏友津津乐道和传颂就是捡漏的经历,一些著名的藏家,他们当年的捡漏经历,也让大家如数家珍。捡漏已经成为所有的收藏爱好者的最高追求,每一个收藏爱好者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明天能够捡到漏。

   玉器收藏是收藏领域的一个重要门类,喜欢玉石收藏的朋友也都梦想着自己能够捡漏,而且在过去30年中,和田籽玉的价格变化非常巨大,那些在当时看起来很贵的精品和田籽玉,如今都觉得非常的便宜,如果当时谁能咬牙买了这样的精品籽玉存放到今天,会有几十倍的价格差距,那才是真的捡漏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讲过这样的例子:30多年前,一件完好的官窑瓷器,在文物商店明码标价只卖三四十元钱,但那个时候的人均月工资也只有三四十元,这样的官窑瓷器在文物商店几乎无人问津。今天,这样的官窑瓷器都是百万级的藏品,如果当时谁能了这样的官窑瓷器,在今天看来就是捡了大漏。这种捡漏其实就是利用知识和眼光,捡了时间的漏。任何一件好的藏品在当时都会是很贵的,只有若干年后回头看时它才是“便宜”的。

   在信息传播非常发达充分的现今社会,仅仅靠信息来捡当时的漏,已经几乎不可能,但是利用眼光和魄力捡时间的漏,依然存在这样的机会。

   这便是捡漏的正确的方法!
责任编辑:晓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