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艳的谍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虽不是一位好皇帝,但绝对是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主导的南唐画院人才辈出,顾闳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传世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更是家喻户晓的国宝。顾闳中,历中主、后主两朝画院,任翰林待诏。他的生平及画艺,《宣和画谱》、《梦溪笔谈》等都有记载。相较于画家本人的生平,顾闳中受后主之命而作的《韩熙载夜宴图》和画中的人物或许更让世人感兴趣,也就是说我们更着迷于画中主人公韩熙载。
韩熙载何人?后主为何要派顾闳中监视并图写之呢?
韩熙载(902-970年),字叔言,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人,后家于齐,遂为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从徐铉所撰《唐故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昌黎韩公墓志铭》和韩熙载自作向吴睿帝上的《行止状》等文献来看,韩氏确实是一个家世显赫、才高气逸、能文擅艺的人才。但作为一个出身北方,曾为后唐进士,因政治变故伪装商贾南下,又在吴国为官,后入南唐且经历烈祖、元宗和后主三朝的纷繁争斗的朝廷要员,没有积极理政,而是终日蓄养伎乐,广招宾客,宴饮歌舞。至于韩熙载这种“多好声伎,专为夜饮,虽宾客糅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是性格使然,还是面对现实政治故意为之?也就是说李煜派顾闳中绘此图是为了提拔考察抑或监视堤防韩氏呢?历来讼议难定。但无论李煜是出于何种目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毋庸置疑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精妙之作。
《韩熙载夜宴图》目前所见最早本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绢质,设色,纵28.7厘米,长342.7厘米。整卷分听琵琶演奏、观舞、宴间歇息、清吹、宴散送宾等五个场景,场景之间以屏风隔开,表现韩熙载夜宴行乐的完整情景。采用这种连续构图又以屏风隔开,以似断非断的空间关系来处理时间的连续性,较完整地表现了整个夜宴状况,真是一幅巧妙的“谍报图”,体现了顾氏的观察能力。从艺术角度来看,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可谓精微。全图四十余人物,根据人物关系,别主人公、宾客、乐伎、婢女,从衣着、神态等方面进行了巧妙处理。人物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设色雅丽,各种家具摆设空间处理到位,色调艳而不俗,整图格调雅致,体现了顾氏的再现能力。
整卷无款,引首为明代程南云题“夜宴图”三篆字,卷后有一段未署名的行楷题识述及韩熙载生平。那么这件作品是不是顾闳中的原作呢?若不是,又是那个年代的呢?对此,清初孙承泽《庚子销夏记》中认为“大约南宋院中人笔”,也就是说是南宋时期画院画师的仿作。孙氏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当代几位权威书画鉴定家的认同,如徐邦达先生、傅熹年先生等。故宫专家余辉先生也撰有专文,从服饰、礼仪、器具、技艺诸方面进行考察,认为此图极可能是南宋画院高手所为。画卷上也确没有看到五代、北宋时期的印迹和题识,最早的是南宋“绍勋”印。当然,即使是南宋仿作,《韩熙载夜宴图》也代表着中国古代工笔重彩画的最高水准,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故有多幅后人临仿之本传世。
后主李煜、画家顾闳中、大臣韩熙载,一幅精彩《韩熙载夜宴图》让我们隐约能寻绎五代南唐时期一段特殊的历史生态和三个才华横溢人物之间的跌宕故实。或许您细细品读此画时,还能感受到那场热闹夜宴下蕴藏的激荡与不安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