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一村民种文玩核桃 还办起博物馆

      长在树上的核桃,应该有很多人没见过。剥开厚厚绿绿的皮,一个熟悉的“身影”逐渐显露出来——满身褶皱的核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然今天要说的可不是平常吃的核桃,而是文玩核桃,不光能看、能玩,还能收藏。别看它外表坑坑洼洼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很多人就喜欢上它了。

  作为文玩核桃界的行家,青岛吴家庄村的吴占嘉现在核桃不离手。对于文玩核桃的起源和历史,他说的得头头是道,“这种三棱核桃树是一种异形核桃,数量稀少,它有三个楞,叫三棱核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其实,吴占嘉算是半路出家。他年轻时做皮革生意,10年前回乡承包了村南头的荒地。在当地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他开始种植薄皮核桃。

  经过几年发展,种植薄皮核桃让吴占嘉尝到了甜头。这两年,他又盯上了这种效益更好,附加值更高的文玩核桃。如今在这300多亩的核桃园里,吴占嘉总共种植了200多亩薄皮核桃和一百多亩文玩核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年他的薄皮核桃产了五万多斤,收入一二百万,文玩核桃也得收入几十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几年,吴占嘉成立了核桃种植合作社,引进了三菱、官帽、狮子头等20多个文玩核桃品种。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文玩核桃,他还创办了一家文玩核桃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是因为对核桃的热爱,让吴占嘉坚持发展核桃产业。收获季节,核桃园还能解决五六十人的就业问题。有能吃的核桃,有能玩的核桃,在这片核桃园,每年能创造几百万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小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