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东阳画水 明代尚书死后为何葬义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籍贯东阳画水

 

  上周,义乌市博物馆收到了一批捐赠文物:当地赤岸镇南杨村发现的9件石质文物。

 

  经鉴定,这9件文物都是真品,包括石翁仲、石羊、石虎、赑屃等,都是墓葬时使用的,它们的原主人是明代的南京兵部尚书许弘纲。

 

  让人好奇的是:许弘纲是东阳市画水镇紫薇山村人,和赤岸镇南杨村直线距离也有近12公里,在没有汽车的古代,步行也要两三个小时。

 

  俗话说落叶归根,籍贯东阳的兵部尚书,死后为何会葬在义乌?

 

  墓前能用石翁仲


  官员品级至少是二品

 

  南杨村的这批文物,是在该村农田整治时意外发现的,一直珍藏在村文化大礼堂里。

 

  村主任朱瑞献说,这批古物一直放在大会堂里面保存,后来又把这些东西搬出来。现在村里文化礼堂要重新修建,这些东西放在文化礼堂里不太安全,为了让这些东西能够永久保存,现在将这些文物交给博物馆保管。

 

  这批文物包括了石翁仲、石羊、石虎、赑屃。石羊、石虎大家不难理解,“石翁仲”指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人像,有文臣和武将之分;赑屃(bìxì)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是“龙生九子”中的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这类文物,统称为石像生,明清时代对石像生的使用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制。《大明会典》里规定:公侯和一品、二品官为石望柱、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各一对,三品官减去石人一对,四品官为石望柱、石马、石虎各一对,五品官为石望柱、石马、石羊各一对,六品以下不准设置石像生。

 

  也就是说,能使用石翁仲也就是石人像的,证明该墓主人至少是二品以上官员。

 

  义乌博物馆馆长金国祯说,经过前期的考证发现,这个墓的主人应该是明代万历时的南京兵部尚书许弘纲,是东阳人,他去世以后葬在南杨村的山上。也就是说这个文物是明崇祯初年的东西,留下来的这些东西基本上还算完整。

 

  显赫一时的许氏


  死后为何葬在义乌

 

  在东阳画水镇紫薇山村,提到许弘纲,村里无人不知。在明代,这在当地是非常显赫的家族。

 

  紫薇山村现存有明代后期古建筑群,分左、中、右三主干纵轴,以许弘纲的前后六进“尚书第”为中心,左右分别为其兄弟许弘纶的“大夫第”和许弘纪的“将军第”,各前后五进。早在1997年,便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许弘纲字张之,号少微,东阳南乡紫薇山人。生于1554年,即明嘉靖33年;卒于1638年,即明崇祯11年,享年85岁。

 

  许弘纲有兄弟三人,二弟许弘纪官至朝鲜守备,三弟许弘纶官至贵州平越府同知、盐运司同知。许弘纲则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后因与魏忠贤不和而称病回乡,隐居紫薇山,逝后被追赠太子少保。

 

  许弘纲的南京兵部尚书这个官职,在历史上很有意思。明朝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行使双京制,南京和北京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北京所在为顺天府,南京所在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

 

  南京六部的权力远不如北京六部,但是也有一定职权,其中又以南京户部、南京兵部的权力最重。南京兵部负责南京地区的守备,南京地区的49个卫,都隶属南京兵部尚书指挥。

 

  “死后葬在南杨村一带,有两个原因。”东阳市紫薇山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创生说,一来当时这块土地属于许氏家族的田产,二来是古人比较注重风水。

 

  宗谱等相关历史资料显示,当时紫薇山的许氏家族非常注重风水,许氏先祖选择定居紫薇山,就和当地“前有船形山,后连乌龟山”的地理形势有关,后来,许氏族人又对环境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改造,注意建筑与地形的结合。

 

  许创生介绍说,当时许氏族人为了给许弘纲找风水宝地,花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归葬南杨村这个位置,这在宗谱里有明文记载。本报记者 杨林聪 文/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