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湛卢剑考

  作者: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建师范大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生导师 欧潭生

  据文献记载,春秋晚期铸剑大师欧冶子被楚昭王聘到浙江龙泉,铸造了龙渊、泰阿、工布三铁剑“威震三军”。

  在此之前,欧冶子据说在福建松溪湛卢山炼出的湛卢五宝剑,究竟是青铜剑,还是铁剑?史无记载。

  剑出湛云主峰?

  “湛”,深湛、厚重。“卢”,沈括《梦溪笔谈》云,“夷人谓黑曰卢”。湛卢是形容深黑色、厚重的铁剑剑体。因此,湛卢宝剑不是青铜剑,应该是铁剑。

  据说欧冶子在松溪湛卢山利用铁砂炼出了锋利的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五宝剑,名扬天下。湛卢五宝剑(大刑三、小刑二),三长两短,锋利无比,后来危及性命的成语“三长两短”的典故就源于此。

  前不久的松溪湛卢山之行,遇“铁岭”路牌,笔者联想到欧冶子在湛卢山可能会用铁砂试炼铁剑,到浙江龙泉才会炼出高水平的龙泉三铁剑,便在国庆假期搜索了松溪县地矿资料,结果显示:松溪县茶平乡铁岭土质富含铁砂,郑墩乡储藏磷铁矿503万吨,而且松溪县并无铜矿。因此,欧冶子一行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晚期到湛卢山炼剑,只能用当地的铁砂炼铁剑。

  但是,土质富含铁砂的铁岭位于茶平乡以东,筛选的铁砂不方便运到湛卢山上,应该是在宜居的茶平乡峡谷平地炼铁铸剑。湛云主峰海拔1230米,全是坚硬的岩石,土层很薄。冶铁是个系统工程(选矿、烧炭、炼铁、鼓风、锻打、淬火)以及后勤供应等,不可能在湛云主峰上进行。湛卢铁剑扬名天下,山才以“湛卢”名。因此,在湛卢山顶寻找欧冶子炼剑处和其他古迹均为后世误解与伪托。

  笔者以为,茶平乡距县城只有8公里,其所在地才有欧冶子冶铁炼剑的作坊,当地应修建“湛卢铁剑博物馆”,宣传开创中国铁兵器时代的铸剑名匠欧冶子。

  “冶都”的由来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越王元(允)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说明欧冶子与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是同时代的人。现在看来,欧冶子最早应在福州冶山欧冶池铸剑,是先秦闽族人。

  1996年,福州新店冶城考古发现战国晚期炼铁炉。战国汉初时期,闽越王无诸把闽越国都城命名为“冶”或“东冶”,均与欧冶子冶铁有关。汉初,全国那么多诸侯国,只有闽越国国都称“冶”。东越王余善在武夷山汉城遗留了大批铁农具、铁兵器,都是考古实证。

  由于欧冶子在福州积累了冶铁经验,并在松溪利用当地铁砂炼出了湛卢五铁剑,名扬天下,才被楚昭王聘到浙江龙泉炼出龙渊三铁剑“威震三军”。

  《越绝书》记载,“(楚昭王)乃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人做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

  1976年,在湖南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一柄钢铁剑,经化验是含碳量为0.5%的中碳钢锻打而成,从而证明欧冶子为楚王打造龙渊等钢铁宝剑的记载不虚。

  从福州冶山,到松溪湛卢山,再到浙江龙泉,春秋晚期欧冶子开创了中国的铁兵器时代,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今天,人们记住了孔子、孟子、老子、墨子和韩非子、鬼谷子,却很少人知道欧冶子的历史功绩。

  因此,作为闽越国冶都所在的福州市应向浙江龙泉市学习,那里举办过公祭春秋晚期冶铁大师欧冶子大典。松溪应根据当地地矿资料和地理环境,研究欧冶子铸造湛卢五铁剑的历史。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