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书法探微:仁风在握
2017-10-26 10:49:23 作者:武磊 来源: 山西日报(太原) 已浏览次
清风生掌握,爽气满襟怀。
扇之于书画,只是一种书写形制,而之于文人墨客,却是生活中不可忽缺的媒介,甚至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
诸葛孔明羽扇执手,籍以麾军,三分定天下;王右军小桥题扇,惜贫解难,书扇增身价;孙行者三借芭蕉,机智勇敢,巧过火焰山……
扇本是摇而生风、纳凉驱虫之具。但古人赋予扇子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渐渐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之缩影。
无论达官显贵,还是文人雅士;无论僧道闺阁,还是贾商市井,一把扇子却已具备了各式各样表面的绚丽与内在的风华。既可登帝王圣殿之堂,亦可入寻常百姓之手。大则可立屏风,假以隔虚墙而显美景,小则可手中把玩,喻以爱尤物而惜香玉。
有玲圆,俨然是手握之明月;有椭圆,酷似一柄玲珑袖珍之银青叶;有半圆,有联云:手握半轮圆月,心生清凉世界。
皆能生“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之快意。
扇与松竹梅兰皆喻为高洁、清雅、淡泊之物。故有扇子之品格,方能慧心识扇。
苏东坡词云,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绘周瑜少年英气;杜牧诗曰,轻罗小扇扑流萤,抒发少女活泼欢快之情;王建画团扇,美人并来遮面,形容美人忧郁之态;孔尚任著戏曲,桃花扇里演绎爱情传说……
皆以扇为媒介,或展诗人之高洁,或现画家之清雅,或抒说书人之波澜壮阔,意象心迹皆在扇面上留注。
余嗜扇,是喜于半尺纸面,巧借翰墨,施行布白。在于行行不可横平竖直;书写不可随心所欲;字体不可五体皆便;字迹不可大小由之。却又冥思苦度,巧布机关。思忖着扇型百变,巧夺天工。
余嗜扇,可赏悦文人墨客,在方寸之内,似以花鸟山水,或以诗词赋文,便于万木峥嵘。让千山万水缩于此,让蓝天白云立于此,让万千花木施于此,让千军万马营于此,让千古文章镌于此。以美其颜面,展其兴趣,壮其心志。
余嗜扇,是把文人心性寄予扇艺,将困顿的身心在尺许之间书写得信马由缰,使各种形制展示得丰采多姿,让意象表达得痛快淋漓,把心中块垒发泄得春风荡漾、秋水盈盈。让一把小扇,将生活解析得透彻而清晰、闲适而祥和。
余嗜扇,是扇善谐音。扇者,善也。古人崇尚善行天下,日行一善。思忖着,若扇而善,何尝不撑于手中,记于心间,岂不乐哉?!

责任编辑:晓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