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里收藏的珍贵折扇
明宣宗御笔花鸟成扇
明清折扇盛行,一改宋元流行纨扇风气。明代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喜爱折扇卷舒之便,命工仿之;臣子们于端午时节获赐翰林名公书写格言的扇面,如沐仁风。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除沿袭宫廷端午赐扇传统,更于扇面亲洒辰翰。有明一朝,官员持扇、写扇风气随宫廷赐扇活动日渐盛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折扇质量均美,在盛夏特别规划“惠风和畅——折扇集萃特展”(7月1日-9月25日),重点包括“折扇与宫廷的交会”、“挥洒酬赠”、“怀袖悦目”、“君臣翰墨”、“雅俗共赏”等单元,遴选成扇及扇册共三十八件,借以呈现折扇艺术的发展。
折扇具上宽下窄的优美弧形平面,明代中叶起渐受书画家青睐,成为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挥洒酬赠蔚然成风,沉周(1427-1509)、祝允明(1461-1527)、文徵明(1470-1559)、唐寅(1470-1524)等吴派名家,皆有精彩书画扇传世。不少职业画家亦妙笔丹青,时见技艺精湛的折扇佳作。清代自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雅好挥毫,书法折扇遂为赏赐群臣的朝廷雅物。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在位期间,除君臣翰墨,作品丰富,更积极整理宫中旧扇,发送苏州织造修护,甚至配裱新作。有清一朝,折扇作为士民共赏的艺术文化,绘写吉祥寓意的扇面深受欢迎,而碑学兴起后,在折扇书写残碑识语的表现手法,亦令人耳目一新。
展出的有明宣宗御笔花鸟折扇,宣宗(1399-1435)姓朱,名瞻基,明成祖长孙,明代第五位皇帝。宣宗雅尚词翰绘事,于书画之作,随意自然,往往与宣和争胜。此幅为宣宗御笔花鸟,泥金扇面绘双鸟伫立山茶花间。画风承袭南宋院体风格,设色鲜丽典雅,为明代宫廷早期折扇的珍贵作品。
文徵明七言律诗折扇书《金山寺待月》七律:“浮玉山前玉露凉,晚潮微上月洋洋;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摇空带渺茫。水国题诗酬一宿,中令裹茗荐新尝;江风吟酒不能寐,起踏松阴自绕廊。”呈现江风月夜下赏景品茗饮酒之境,诗作似为酬赠友人借宿。行书结字修长,行间紧密,用笔劲健豪放。“玉华”虽不知何人,书于扇面显然为书家赠答或应求对象。
清代杨大章《仿仇英笔意楼阁》。根据《活计档》记载,杨大章于乾隆卅三年(1768)即有画扇记录。此柄画扇为杨大章奉敕仿明代仇英(约1494-1552)笔意画宫殿楼阁,工笔细腻,山石使用青绿重彩画于金笺,倍显华丽。折扇另一面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御题。书扇金笺夹贴于扇骨之下,突显扇骨镶嵌花草、人物等纹样,亦作为行间隔栏,设计制作极为精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