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交易三个价值逻辑

  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总额超过45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7%,中国市场以18%的份额保持全球第三大艺术品市场的位置。亚洲拍卖市场作为最大的洲际市场,占全球拍卖市场40.5%的市场份额,中国拍卖市场以接近90%的份额在亚洲市场占有绝对优势。中国绘画交易的兴起,预示着传统文化的再次回归,以及传承和创新。

  雄鸡唱春

  2017丁酉春拍气势如虹,嘉德、保利和匡时三家拍卖行共拍出67亿元。其中:嘉德斩获近30亿元,书画大观夜场总成交额16.66亿元,创亚洲拍卖史上成交额最高专场,3件书画作品成交价超亿元,黄宾虹的《黄山汤口》以3.45亿元领衔2017春季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保利以24亿元的总成交额落槌,拍出傅抱石《茅山雄姿》、崔如琢《万里平铺雪满天》2件过亿元拍品。“雄鸡一唱天价来”,中国艺术品迈入“亿元”时代。

  东起西落

  根据《TEFAF 2017艺术品市场报告》披露,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总额超过45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7%,中国市场以18%的份额保持全球第三大艺术品市场的位置。亚洲拍卖市场作为最大的洲际市场,占全球拍卖市场40.5%的市场份额,中国拍卖市场以接近90%的份额在亚洲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收藏品位和交易方式的转变,以美国为例,古典、现代和当代艺术拍卖成交额大幅度下跌,如现代艺术板块的蓝筹股艺术家毕加索作品的成交额较上年暴跌71%,当代艺术品板块的蓝筹股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拍卖成交额较上年下跌68.8%.其主要原因是藏家更注重精品,而不是盲目跟风买进艺术明星的平庸作品,部分高端交易转为私洽方式进行也是重要的原因。从整体看,美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的平均拍卖价格跌幅高达36%,致使成交额整体下跌35%.

  回到中国,2016年中国艺术品的销售价值指数上涨,现代艺术板块上涨3.73%,古典美术大师板块上涨13%,当代艺术板块青睐老艺术家,几大明星艺术家的作品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同时,亚洲的市场品味也出现明显变化,古董市场收缩23.3%,书画市场扩大36%.

  二八定律

  艺术品与股票、证券不同,却与豪宅和珠宝类似,被经济学家称为“地位性商品”,它们的价值是以拥有稀有品及社会声望为基础。同时,艺术品的交易价值集中在少数领域和作品,艺术品经营的收益也往往集中在少数交易商手中。

  根据国际研究机构统计,在全球美术、装饰艺术及古董市场交易商中,5%交易商占据75%市场份额的交易。拍卖业拥有全球艺术品交易一半的份额,在美术方面,几家知名拍卖行占据着国际拍卖业的主导地位,拍卖总价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左右,而交易量却不到全球总量的20%.

  因此,在艺术品交易领域同样适用经济学领域的“二八定律”,80%的成交额出自20%的艺术品,80%的高价艺术品来自20%的画家,80%的拍卖额来自20%的拍卖机构,等等。由此,得出艺术品交易的第一个价值逻辑:“高价值的艺术品只是少数,塔尖的艺术品才有光芒”。价值过亿的艺术品,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价值衡量

  如何衡量艺术品的价值,是艺术品交易领域永恒的难题,从价值的理论维度上看可以有多种定义,从价值的专业评估上看可有多个价值类型。

  结合艺术品交易的特征,艺术品的可赏性、可辨性、可论性和可靠性是价值衡量的基本前提,可赏性是指艺术品具有的精神体验,也称观赏性、审美性或愉悦性;可辨性是指艺术品具有较强的辨识度,也称个性、唯一性或标识性;可论性是指艺术品具有丰富的理论支撑,也称品鉴性、思想性或评论性;可靠性是指艺术品具有明确的出处,也称真实性、清晰性或传承性。

  只有具有上述“四性”才能衡量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从专业评估角度看,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这个定义突出交易的“自愿、正常和公平”,通常运用在确定艺术品拍卖底价、抵押品价值、出资等经济行为。

  在艺术品交易中,较难确定的是“投资价值”,投资价值亦称特定投资者价值,在艺术品交易中特指购买方针对自身特定诉求的出价,在拍卖中是竞拍人在拍卖市场中结合自身需求的竞价结果,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象征价值”,这是艺术品交易的第二个价值逻辑:“投资(象征)价值与购买者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息息相关,其考虑因素永远是个体化、差异化的”,这对于人们了解艺术品市场的运作至关重要。”

  这种“象征价值”经过不断强化,会成为一种“象征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投资人创造出长期的经济利益。

  回归经典

  今天,艺术品市场已经变得比过去更加全球化,从国际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趋势看,来自发展中地区的艺术品收藏者和艺术机构会在未来的艺术品经济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不同艺术时期精品的追求,对文化价值的强化,形成今天艺术品市场回归传统及经典的文化格局,一味的否定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恰恰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对传统文化艺术品的价值认可,成为一种文化认同的表现形式,认同和信任也是艺术经济中的最高格调。

  艺术的重要价值在于其头上的光环,也在于内心的情感认同,《TEFAF2017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2016年拍卖总成交额最高的前10名艺术家中,五位中国艺术家榜上有名,并且都是中国画画家。

  中国绘画交易的兴起,预示着传统文化的再次回归,以及传承和创新,正如潘天寿先生所言:“东西两大统系的绘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就如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间,这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然而决不能随随便便的吸取,不问所吸取的成份,是否适合彼此的需要,必须加以研究和试验。否则,非但不能增加两峰的高度与阔度,反而可能减去自己的高阔,将两峰拉平,失去各自的独特风格。”

  这段话揭示出中西绘画需要有适当距离和保持独立,也印证了艺术品交易的第三个价值逻辑:“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品是民族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