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逛博物馆的速度是否太快了?

  在法国巴黎卢浮宫,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欧洲人是单独一人前往参观,并带着书本坐在角落,看会儿展品又继续沉迷翻书,极少拍照;而中国游客,多数是团体前往,在导游的带领下急匆匆地来到几个著名展品前,拿出相机或者自拍杆一轮拍摄,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因为是自由行,记者跟一位坐在角落看书的老先生闲聊了一会儿,他正在翻阅一本厚厚的欧洲历史。老先生是德国人,但他对整个卢浮宫的展品如数家珍。原来他已经来了数十次,每次都会待上一整天,对着画作看书中记录的历史背景。相比咱们看展的速度,那实在是太惊人了。旅游团队一般留给卢浮宫的时间是2——3小时,减去排队入场的时间,估计也只能在几层中挑选最杰出的作品听一听、看一看。即使是自由行的中国旅客,也极少在博物馆中逗留较长时间。

  从卢浮宫出来,记者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何这个举世闻名的博物馆摆在面前,我们依然浅尝辄止?原因或许有三,第一是没有知识沉淀,因为卢浮宫的语音导航中没有中文,而展馆中许多展品背后都反映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不了解背后历史就相当于一个看热闹的门外汉。第二是缺乏欣赏美的眼光。国内教育一直把艺术素质教育放在次要的位置,不少学生缺乏审美眼光,即使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去学钢琴、小提琴、美术等,但最终又被过度强调“考级”“证书”“获奖”等,让孩子丧失了对艺术最初的兴趣和感动。第三是缺乏好奇心。即使你对艺术一窍不通,如果你有好奇心,也会好奇蒙娜丽莎的眼睛中为何空洞无物,画家作画时究竟站在哪个角度才会有这种效果?而这样的问题足够研究很长时间。

  真的希望,以后我们能把逛博物馆的脚步慢下来,孩子们能在父母的带领下保持安静地欣赏艺术品,让这些人类自己创作的美好能震撼心灵,这才是艺术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和被接受。(高敏华)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