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耕云:大风堂门人 期待市场价值回归

糜耕云 青绿山水 立轴 癸丑(1973)年作

糜耕云 青绿山水 立轴 癸丑(1973)年作

 

  导语:海上画派是近代中国画坛上崛起的一个风格流派。泛指一批力图摆脱旧格,冲破传统蕃篱的海上画人,借鉴吸收外来的艺术,标新立异,开拓了海派新画风。海上画派曾经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辉煌,尤其是民国时期的上海,吸引了全国各地画家的涌入,那时画家只有在上海走红才能代表在全国走红,为此,许多海上画家也成为了艺术市场上的热门人物和藏家的抢手货。那么,哪些海派名家被低估或是蕴藏市场潜力?这是当下画界和市场值得关注的。

 

  糜耕云的书画艺术及市场走向


  在民国海上画坛,有很多人对书画十分酷爱和痴迷,他们尽管不是职业书画家,书画在他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只是用来消遣,但他们对书画所下的功夫乃至成就,绝对不亚于职业画家,有的甚至颇有名气,作品很受人们的青睐,而海上糜耕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消遣也练真功

 

  糜耕云(1910—1998年),为现代海上著名的书画家,大风堂门人。别名旭,别署阿弥,江苏无锡人。糜耕云祖上曾在昆山一带做官,祖父是位国画家,擅长画山水。受家庭的熏陶,糜耕云少时就学画山水、人物。他天赋很高,10岁时画作就被陈列校园画廊,13岁在无锡读书,16岁中学毕业进入先祖父的亲戚与人合办的无锡庆丰纺织厂,后到上海总公司任襄理。1946年,张大千客居上海石门路李秋君家,糜耕云出于对大千的仰慕,登门李府找李秋君呈上临绘的“四王”册页请她评阅,并恳请她介绍当大千先生弟子。大千先生看画后大为赞赏,后在李府按传统仪式备酒拜师。之后,糜耕云经老师大千传授和点拨,眼界大开,笔墨艺事大进,作画技法更为全面。1948年,他跟随张大千、谢稚柳等赴京搜购散失民间的古画,师生同宿北京颐和园养心轩。白天老师带他在长廊和沿湖的荷花丛中看荷,传授如何勾画出笔,盘桓数日,糜耕云对画荷心领神会。据悉,那时大风堂同仁都说糜耕云学大千画得真像,所画人物是大千先生的“翻版”,所绘青绿山水,几可乱真,不少作品被认为是大千下真迹一等。

 

       在笔者看来,糜耕云不是职业画家,称他是绘画票友或许更为恰当,但是他在书画上下的功夫很深,不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题材,还是青绿、浅绛、工笔、写意、白描、泼墨、泼彩等技法,可谓无所不涉、无所不精。1982年糜耕云举办个人画展,张大千闻讯后亲书展题:“大风堂门人糜耕云画展”。1984年大千逝世一周年,上海博物馆曾举办“大风堂师生画展”,糜耕云参展中有3幅是画荷花。刘海粟见其1964年作的墨荷十分欣赏,题款:“石涛之墨,八大之笔,缶老之骨,大千之髓,耕云此幅可以当此众美。”可见糜耕云深得大千先生的精髓,并且又有所发展,自成一家,技法高绝。1989年,北京天安门管理处来函,为布置天安门城楼和编印天安门藏画集征稿,糜耕云由学生钱凡陪同去北京作画,他以毕生之力绘就一幅传世力作《桃源图》,长3.84米、宽1.8米,均为大千式的泼墨泼彩。糜耕云也写得一手好字,尤精行书,作品平稳、端正、流畅,收放自如,颇为耐看。

 

糜耕云 临张大千春灯采莲戏婴按乐四图

糜耕云 临张大千春灯采莲戏婴按乐四图

  书画价格潜力较大


  糜耕云生前为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据学生说,糜师性格狷介,画得不好的作品宁肯撕毁也不外流,所以,糜耕云的书画几乎没有敷衍之作。上世纪90年代国内引进书画拍卖后,尽管糜耕云不是职业画家,也不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但糜耕云属于功力型画家,作品走的是雅俗共赏一路,卖相特别好,故时有露面,但价格一般。

 

     步入21世纪后,其作品有一定的上涨,2005年《临张大千春灯采莲戏婴按乐四图》在北京诚轩受到不少的青睐,最后以44.7万元成交,创当时糜耕云作品市场新高;同年,《金碧荷花》在上海天衡估价8—9万元,成交价为29.7万元。2010年糜耕云的精心之作《青绿山水》,在浙江长乐以25.76万元拍出,此作2004年曾在上海崇源拍过,当时成交价9.68万元,6年上涨2倍多。2011年《祖国河山大师像》在北京保利推出,成交价51.75万元,再创糜耕云作品新高。之后,糜耕云作品价格有明显回落,2012年《雪霁图》在嘉德获价16.1万元;2013年《庐山图》在荣宝斋(上海)拍卖会上拍至16.1万元;同年,《松荫高士》在朵云轩获价21.28万元。2014年《伯乐相马图》在荣宝获价8.58万元;同年,《武夷山色》在上海嘉禾获价9.2万元。总体看,糜耕云作品价格仍偏低,目前价格超过30万元的凤毛麟角。鉴于糜耕云绘画技术娴熟,传统功力深厚,作品雅俗共赏,笔下的作品绝对不输同时代中名家,后市一定会受到藏家关注,作品价值回归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责任编辑:木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