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开展 从丝绸之路到跨文化对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法国丝绸协会会长Xavier Lepingle致辞。 方堃 摄

 

  “本次展览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举办意义深远,我们相信通过对中法最悠久文化交流的重温,能够再次激发观众对工匠精神的崇敬和对生活艺术的追求。”10月21日,“荣归锦上:17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领事费保罗发来贺信。

 

  提起法国,人们的第一联想就是浪漫,丝绸正是浪漫的一种美好展示,体现了他们对优雅、精致、舒适生活的追求。

 

  据悉,法国很早开始使用丝绸。13世纪以后,养蚕丝织技术陆续由中国传至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等西欧国家,丝绸生产在法国广泛传播开来。而丝绸之路作为两国交流的纽带,在两国文化、通信、商贸往来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丝绸是法国的财富,在我们的历史中丝绸是一种时尚,丝绸之路则是一种独特、持久的对话交流模式,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法国丝绸协会会长Xavier Lepingle表示,“荣归锦上:17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得以让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回顾法国丝绸历史,重温两国交流历史。

 

  据悉,法国从17世纪开始拥有独立的丝绸工业;17世纪晚期之后,法国就成为了欧洲丝织业的霸主。目前法国整个丝绸行业的规模虽然缩小很多,不过其中的传承与创新依旧令人惊艳。

 

  在本次展览以19世纪的法中丝绸交流、当代法国丝绸的继承与创新为主题,展出17世纪以来的丝织精品、设计稿、意匠图、织机、时装画报、品牌产品等等,共计约200件(组)。

 

  “本次展览意在通过丝绸,串联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对丝绸时尚作出的贡献。”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告诉记者。

 

  “这次展览,可以说让我们大开眼界,这些异常珍贵的西方织锦在我们眼前重现,让我们对那个年代的织锦结构、花样、风格有了更多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班(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学员王晨如是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