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藏:石涛巨迹《兰竹当风》
石涛的佳作《兰竹当风》日前在北京匡时(微博)2012年春拍中以2875万元成交。此画曾为李国松旧藏,李氏为光绪举人,李鸿章之弟李鹤章孙,云贵总督李经羲子。好收藏,工诗文。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丁香花园,居二十年喜闭门读书,藏书处称望云草堂、集虚草堂、肥遯庐。李国松“博雅好古,藏书积数万卷,并多蓄碑版旧拓、书画名迹,上自商周彝器及印玺、钱币、权量、铜镜之属,下逮六朝造像,所收尤富,皆鉴别精审,不杂赝物”,这件《兰竹当风》即被李国松出版于1935年的藏画集中。此画先后经书画大家张大千、收藏家王季迁递藏,正是流传有序的石涛绝佳的兰竹图。
关于这件作品,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的文章中记述张大千曾有这样的回忆:记得还是民国四十五年,美国的国务院邀请我到华府去给国会图书馆整理那三千本么些族经典。回程中路过纽约,和季迁兄一见如故,大谈其中国画的欣赏乐趣,直谈得天错地暗莫逆于心。
但最使人有意外之获的,是季迁兄在最后又拿出一卷未装裱好没有天地杆的画,说:“这是我极喜欢的一幅石涛的画,却不知道您意下如何?”展在面前的就是这幅“兰竹”图轴,只是不知现今还装好也未?我大吃一惊,拍手大喝一声,这不是郑板桥所说的:“石涛画竹‘好野战’吗?”什么是野战?换一句不大通而且有语病的话:乱七八糟的混打一阵。石涛的功力太深了,东倒西歪的乱画一阵,直把迎风掀舞竹的动态表现得出神入化!所以郑板桥氏又说:“石涛画竹,好野战,无规律而规律自在其中!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四川朋友有句话,叫做“打烂仗”,只因为军队平常时光操练得太好了,派出去乱打一阵,就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杂牌军队的乌合之众打得一败涂地了。郑板桥亦是画竹名家,不是他亦说不出这种入木三分的赞美!这幅画上的题字亦有弦外之音。风稍谡谡扫重阴,独抱虚怀肯入林,鸣风不来朱实少,却教黄斗搅春心。清湘大涤子,下钤何可一日无此君白文印。右下角有靖江后人印一。
在这幅画上墨色之润和墨色之活都到了令人宾服的地步,不但欣舞盘旋动态撼人,而且水分之清澈水分之满和都令人叹为观止。迎风兰叶一撇,委婉风生,石廓飞白一偃,质感以生,中腰浓墨苔点,凹度以现,细草纠缪,继之非草非花之攒苔入虚,幻入空蒙,悠然意远,直把大涤子的看家本领都一古脑施展开来,清湘墨竹,此为第一。
此后于1963年,张大千与王季迁为李祖莱先生合作《竹石图》即以石涛的《兰竹当风》为底本的,而且是背临的。由此可见,这件作品在两位书画鉴定大师心中的分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