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年间牌匾曾被当做鸡棚盖板 文字为道光亲自书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块曾被用于盖鸡棚的牌匾,上面竟刻着满文和汉文,其中汉文“道光叁拾”等字样清晰可见。这块破旧牌匾被东莞厚街社区的康叔收藏在家中,视若珍宝。这块破旧牌匾真的是清朝道光皇帝所赐的吗?它真正的主人又是谁呢?

 

  上周五,满文专家、中山大学王刚博士闻讯后,来到康叔家一探究竟。王刚博士初步判定,这块牌匾上的残缺文字是出自道光皇帝书写的一卷封赠官员王同春的正式公文,公文的内容为褒奖官员王同春及家人。可能王同春家人认为这是家族至高无上的荣耀,因此请人将文书刻成了牌匾,悬挂在家中大门之上。

 

  清代牌匾被当鸡棚盖板

 

  “这是我一个邻居家的牌匾,当时看他们家用这块匾来盖鸡棚,我觉得可惜,所以就把它拿来了。”70多岁的康叔介绍说。

 

  记者在康叔家中见到了这块牌匾。该牌匾长约1米,宽0.5米,四周已经破损,残缺不全。但牌匾上刻有密密麻麻的满文和汉文,其中满文竖着雕刻了13行。虽然牌匾上的红漆已斑驳脱落,但整块匾额仍颇显庄重威严。此外,虽然部分文字已经缺失,但“敕命之宝”印章以及“道光叁拾”等字迹赫赫醒目。

 

  康叔说,他的邻居家旧时祖上是当大官的。这块牌匾之前也一直是挂在邻居家老宅大门上,后来被锯断后扔在院边,且一度用来做鸡棚盖板使用。康叔说,他从没在厚街见过同时刻有满文和汉文的牌匾。“虽然这块牌匾只剩一半,但我觉得有历史价值,且感觉有些可惜,就向邻居‘借来’保管至今。”

 

  康叔告知,该牌匾非完整之身,完整的牌匾他小时候见过,牌匾上的文字满汉对应,也就是右边的汉文跟左边的满文是一致的。现在因为缺乏牌匾的汉字部分,所以牌匾上的内容难以诠释清楚。

 

  牌匾主人究竟是谁?

 

  为弄清牌匾上书写的内容,以及牌匾主人究竟是什么人物,康叔找来了《王氏族谱》进行查阅。他发现,原来东莞厚街王氏后人王同春便是该牌匾的主人。

 

  王同春为何可以得到道光皇帝赐予褒奖的牌匾呢?康叔进一步查阅东莞县志发现,道光年间,云南罗茨县贼人作乱,县内治安令人担忧。王同春被特派前往该县担任父母官,仅用3年时间便将县内贼人肃清,赢得皇帝的赏识,最后官至罗茨县知府。之后,云贵区域内乱,朝廷派总督林则徐和王同春一同前往,王同春专门负责后勤支援。王同春在52岁时,因公操劳过度,英年早逝。朝廷肯定王同春出色的工作表现,在他死后发“诏书”给予表彰。

 

  让康叔遗憾的是,至今他都不明白牌匾上的满文内容究竟写了些什么,“几年来我找过许多人,希望能有懂满文的人帮我解读,可惜没找到。”康叔说,如今能看懂满文的人已不多,但他还是希望能找到懂满文的人,可以帮助他解开牌匾内的满文之谜。

 

  牌匾非道光皇帝亲赐

 

  上周五,满文专家、中山大学王刚博士专程驱车来到厚街社区康叔家一探牌匾,解开了这块残缺御赐牌匾之谜。

 

  从牌匾上仅存的满文来看,这块牌匾的确是道光年间王同春所有。“因为‘王同春’和‘云南’‘ 罗茨县’等等字眼,都用满语刻在了该牌匾中。”

 

  “但这块牌匾并不是道光皇帝命人雕刻上去的,而极有可能是王同春家人找人在厚街所雕刻的一块匾额。”王刚博士说,“按照残缺牌匾上的文字排列的顺序格式,以及汉文和满文的‘敕命之宝’的印章便可以看出,牌匾上的文字是道光皇帝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写在绸缎上的一卷正式公文,就是现在电视上经常说的‘诏书’之类的。”王刚说,在清代的正式公文中,都有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以及皇帝的印章。“这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王刚补充说,明清时期,已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敕命之宝”印章是官府用来给六品以下官员封官所使用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